【維港外望】旅遊氣泡未出發先爆破 一年來抗疫「走數」檢閱

0:00 / 0:00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2020年9月8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正與11個國家探討落實旅遊氣泡」概念,可謂「未成功先興奮」,為當時催谷的所謂「全民檢測」造勢;當時親政府傳媒紛紛造勢唱好,聲稱「港人或有望前往日泰德法等國旅行」,甚至聲稱「將於聖誕前出行」──只要市民合作「全民檢測」,大家就可以恢復出外旅遊云云。

結果唯一能夠談得成的新加坡,卻一再延期,亦令在機場舉行的慶祝活動受影響,過百個原本用作擺設的氣球逐一被工作一員戳破;最後更在2021年的8月19日,宣布正式難產──雙方宣布,不再就「旅遊氣泡」作「進一步討論」;政府再一次用實際行動,告訴市民親政府陣營的宣傳,與現實是完全不符;自己幻想要談,就當會成事;自己有計劃去做,就當疫症可以解決,這種一再靠「宣傳」,而沒有任何實際成果的事情,令市民一再失望,合理嗎?

由「全民檢測」到催谷疫苗,一再說成是解決疫症的萬能藥方。由說「全民檢測」就可以去旅行,到打了疫苗就可以去旅行,到如今田北辰出來透露,打了兩劑中國國藥疫苗半年,如今抗體已跌至邊緣,隔多一個月就有如沒有打針,政府卻至今仍未吸取教訓,實事求事如全力谷復必泰而非科興、國藥等,很快早期打科興的市民,將有如不設防;政府不是訴諸於事實,而是為政治誇張失實,這就是這些年政府公信力低落的真正原因。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