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兌現承諾白蝦出口暴跌 洪都拉斯欲重回台灣巿場

View of shrimps ready for their exportation in Choluteca, Honduras on April 4, 2023. On the Pacific coast of Honduras, thousands of people working in the shrimp farming industry are sweating on their futures following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break diplomatic ties with their largest export market: Taiwan. "We don't want them to stop business with Taiwan," Lorena de Jesus Zelaya, 51, who works in a shrimp packing plant, complained to AFP. (Photo by Orlando SIERRA / AFP)
中國在建交時曾承諾將大規模採購洪都拉斯白蝦,兩年過去,承諾卻一再「彈票」。 (ORLANDO SIERRA/法新社資料圖片)

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在2023年3月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卻重創白蝦出口產業,該國外交部長雷依納(Enrique Reina)表示,正在尋求重新接觸台灣市場的機會。

為了慶祝與中國建交兩周年,雷依納前往中國訪問,上周五(28日)結束行程回國,他接受國內媒體《美洲廣播》(Radio America)專訪時表示,因為遲遲無法打開中國市場,為了挽救白蝦產業,當局正在尋找重新接觸台灣市場的可能性,並希望獲得輸入南韓的衛生許開拓新巿場。


相關報道


2022年1月25日,副總統賴清德:在洪都拉斯期間將和友好國家的元首、副元首、特使團代表互動交流。
2022年1月25日,時任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出訪洪都拉斯,指訪問期間將和友好國家的元首、副元首、特使團代表互動交流。 (總統府提供)

導致逾1.4萬名工人失業

洪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後,雙方簽訂多年的自貿協定也在2023年9月終止,而洪都拉斯白蝦價格亦漲了20%。報道指出,在斷交前,台灣採購白蝦的數量,佔洪都拉斯白蝦出口的40%以上;斷交後,洪都拉斯全國水產養殖協會(ANDAH)統計,白蝦出口從2022年的2070萬磅,跌至2024年的660萬磅,幅度高達67%,導致超過1.4萬名工人失業。

中國在建交時曾承諾將大規模採購洪都拉斯白蝦,兩年過去,承諾卻一再「彈票」。報道稱,中國業者去年6月曾到當地考察蝦類養殖,更宣稱將大手筆採購250個貨櫃的白蝦,但是最後僅採購了一個貨櫃,供福州水產養殖博覽會展示之用,洪都拉斯全國水產養殖協會形容中國的態度「粗魯並且令人厭惡」。

另據《新聞報》(LA PRENSA)統計,2024年中國全年只買了2個貨櫃的白蝦,至今年2月中才出口另外2個貨櫃,換言之,中國和洪都拉斯建交兩年,總共只買了4個貨櫃的白蝦。然而,面對全國超過一半白蝦養殖業者倒閉,洪都拉斯經濟部撇清責任,強調「政府沒有和中國簽訂任何採購白蝦的合約。」

洪都拉斯原本期待建交後,和中國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不過卻遭到中國一再拖延,從2023年7月開始到現在,也還沒有具體結果。洪都拉斯官員對此甚為不滿,曾批評中國不斷傾銷,令貿易逆差擴大,經濟發展部(Economic Development)部長賽拉托(Fredy Cerrato)去年12月更公開要求中國正視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展。

吳釗燮
中國未兌現承諾白蝦出口暴跌 洪都拉斯欲重回台灣巿場 洪都拉斯當時對外宣稱因經濟需要,計劃和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時任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回應立委質詢時表示,「有一件事情必須要講得非常清楚,就是我們不會跟中國競標金錢的這種外交,我們一定會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 (國會頻道議事直播截圖)

貿易逆差超過25億美元

賽拉托強調,洪都拉斯的出口不會影響到中國的財富和經濟發展,中國卻在沒有簽署自由貿易的情況下,每年已大幅對洪都拉斯出口超過20億美元,兩國的貿易狀況極不平等。

在跟中國的自貿協定談判中,洪都拉斯原希望出口包括龍蝦、咖啡、可可、瓜類、火龍果、糖等20多種漁農產品,不過,中國卻開出一連串包括農產品、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和化工類的產品清單,還要求投資基礎建設、能源和礦產等領域,以及包括開放金融、通訊、旅遊和教育等「服務貿易」。

《新聞報》指出,洪都拉斯中央銀行(BCH)的數據顯示,該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一再擴大,2024年洪都拉斯對中國出口僅3590萬美元,中國出口洪都拉斯卻增加至25.5億美元,逆差超過25億美元。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