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mRNA新冠疫苗预计最快下个月将开始生产。与此同时,中国的疫情防控究竟是否该采取“零容忍”的严格态度,再次引发讨论。
澎湃新闻报导,中国首个mRNA新冠疫苗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工厂基地则设在云南的玉溪高新区。这个基地总投资人民币约5亿元,预计每年可生产2亿剂疫苗,是中国第一个mRNA新冠疫苗产业化基地。
与中国目前新冠疫苗主要采取传统的病毒灭活技术不同,mRNA疫苗的研发科技含量较高,目前仅有美国与德国在技术上领先,但需要低温保存。mRNA被誉为是疫苗界的精品或进口车。
中国国产疫苗一直以来就存在安全性与监管不周延的问题,而中国首个国产mRNA疫苗能否得到中国民众的信任?官方在疫苗品质监管与后续可能的救济措施上又有什么规定出台,也受到外界关注。
另一方面,变种德尔塔病毒的肆虐,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研判,将让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迈向“流感化”,世界已不可能消灭这个病毒,中国是否还要对疫情采取“零容忍”,引发讨论。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8日投书《纽约时报》,呼吁中国官方应该改变作法,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学习与病毒共存才是应对之道。
他说,坚持把中国变成一个封闭国家,这可能是危险的。如果自然免疫水平较低,而疫苗对变种病毒的保护效果差,随着中国的开放,“零感染”会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位卫生专家还指出,中国承担不起永远关闭边境的代价,鉴于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覆盖率仍然较低和不均衡,再加上德尔塔变种的传播,这次大流行可能还会持续两年或更长时间,中国应该学习新加坡与澳大利亚,明智之举就是对“零容忍”政策做出调整。
责编:郑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