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打压 方方再次接受外媒采访谈武汉日记

武汉肺炎爆发一周年之际,中国作家方方不畏中国打压,再次接受外媒采访,谈论武汉日记。专访中提到,这本书让她付出不少代价,被当局排斥、文学生涯被迫改变,甚至受到生命威胁。

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爆发一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病毒溯源国际专家小组抵达湖北武汉之际,曾书写《武汉日记》一书,记录武汉封城的中国作家方方,再次接受媒体专访。根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刊发的专访报导,方方回顾当时的创作动机,仅是以写字维生的人,单纯且随意地想要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和自己当下的印象记录下来,没有其他任何的想法。方方提到,武汉封城之初,曾经接到上海《收获杂志》的邀约,希望能撰写一篇有关于封城的文章,不过这个提案一开始被她拒绝。而她在微博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的10天后,开始有出版社的编辑与她联系,希望能将封城的见闻与故事集结成书。方方指出,一开始也是有些抗拒,毕竟当时的武汉情况很不乐观,不过在往来沟通,以及疫情好转之后,她的想法也逐渐转变。她说,“身为一名作家,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阅读,因此如果我有机会出书,那我当然会选择出书,这是很自然。”不过随着在微博的文章广为流传,方方也成了全国知名的人物,有人称她文字平实,感情深切;但也引来不少的舆论攻击,认为她的书写与事实不符,造成人心动荡与不安。方方回忆,当时她仍被困在武汉的家中,经历那场灾难,但关于对她的批评、谣言,早已在网路上流传,许多网友对她网路霸凌、质疑她造谣,并发出威胁生命安全的言论。即便一年后的今天,这些攻击仍然没有停止。发表了武汉日记后,方方指出,自己的生活模式大致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文学生涯已经彻底的改变了。受到当局和文学界的排斥,不再有机会做评论或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也无法参加各式的文学活动。方方称,这是她自1982年开始从事文学工作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她说,“这显示了极左民族主义在中国,特别是政府官员心中根深蒂固。”由于极左民族主义者的威胁,方方表示她现在尽量减少出门。而她也回忆,武汉解除封城的那一刻,看着荒芜的街道时,感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庆幸能幸免于难。

(责编: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