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及滥用职权一案一审判决公布后,社会议论纷纷,许多网民对刘志军死刑缓期的判决结果表示失望或难以接受,但也有网络意见认为,这也许可以成为推动废除经济犯罪死刑的契机。
中国新华社报道说,刘志军案的审判长表示,对其缓期执行死刑基于三条理由,包括“如实交代犯罪事实,且主动交代了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贿事实”,“配合办案机关追缴赃款,其受贿赃款大部分已追缴”,以及“在侦查、起诉、审判期间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新华社评论说,这一判决表明人民法院严惩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态度,昭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中国网络民意似乎并不认同官方的宣称。有网民发博文指出,刘案判决结果与民众预期有落差,实际上表明“公众对腐败零容忍受到冷落”。也有网民认为,刘案庭审只用了半天时间,程序“太过简化”。另外,也有网民认为,即使刘志军贪腐情节严重,但死缓或许有助于推动中国废除死刑和司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