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少談改革開放 學者對中國經濟悲觀

2022.10.16 15:49 ET
二十大少談改革開放 學者對中國經濟悲觀 就有學者悲觀認爲,中國的經濟將更加“內卷”。
REUTERS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6日重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卻又不忘重申要“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外國媒體報道指出,相較於十九大,習近平談到“改革開放”的次數明顯減少,就有學者悲觀認爲,中國的經濟將更加“內卷”。

路透社計算習近平在這次口頭報告中對於“改革”這一用詞,僅提到48次,與2017年的十九大的68次相較,減少了20次。

關於經濟發展,習近平提到,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但也提到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他還說,要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就告訴路透社,習近平講話有一項明顯改變,就是不再強調經濟“發展”和“改革”。

他說,“從十四大到十九大,經濟發展每次都被明確稱爲黨的核心使命,然而這一次沒有這樣提,重點反而是在‘完整’和‘全面’的發展。換言之,不只是經濟發展,黨還將致力於政治、社會、環境和文化的發展。”

澳大利亞雪梨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專研中國問題的教授季北慈(Bates Gill)則說,即使中國國內經濟和國際關係面臨愈來愈強的逆風,習近平的講話表明他政策的”延續性”與“全速前進”,看起來幾乎無暗示會調整政策。

責編:鄭崇生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