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缺少原创力?|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缺少原创力?| 十万个为什么

猎鹰9号将两位宇航员送上空间站,又稳稳地回到“我依然爱你”无人驾驶回收船的怀抱。没过几天,它又接连两次,将118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原以为华为5G就要一统江湖,却没想到马斯克已布下漫天星链,人类离“太空互联网”又近一步。中国小粉红惊呼:这是不是美国在未来通信领域弯道超车,直接跨过5G奔6G了?

美国,又是美国!纵观20世纪,几乎每一个新产业都来自美国。航空、洗衣机、空调、电子、半导体与芯片、激光、光纤、机器人、互联网、大众传媒、碳纤维、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网络娱乐、现代医药、快餐连锁等等,到如今的私营航天。一次次的颠覆性创新,不断开创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开辟全新生存空间,引导了人类百年前进的方向。美国的机会、成长和繁荣,都来自在科技方面的领跑地位,创新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中国也很重视创新,上世纪末就提出口号“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十三五计划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目前,中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2.1%,全球排名15。中国在研究人员,科技出版物和国内专利申请的绝对数量上,位居全球第一。可是...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专利已经有714万,我认为可能90%都是垃圾,只能充当花瓶,圈项目的钱”。

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新四大发明,并非中国人原创: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日本新干线;世界上第一家网购公司是美国eBay;共享单车,最早起源于1965年的荷兰;二维码技术的发明者是日本的腾弘原。不过,这些技术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引起世界瞩目。

为什么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可以把别人发明的1做到极致,但却缺乏美国人这种无中生有,从0到1的原创力?

Izzy Wang(内蒙古知名英语教师,曾留学加拿大): 一个社会的创造力,我觉得和这个社会是有直接关系的。

Kevin(留美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 美国的环境支持天才们的疯狂想法。天才想法得到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几千年大一统思想,制约有独特思想人的发展,循规蹈矩,还是模仿别人比较保险。

黄一江(留学辅导老师,曾留学美国):2:11中国社会对和主流意见不一样的人包容程度不一样,而美国有更多空间。创新需要和常人不一样的人。

胡家睿(北京某中学辍学生):普世教育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普世教育里面就包含了民主、自由、还有人权。每个中国人应该意识到这些东西。缺乏这种道德上的建设还有心理上的建设,他们的内心还有智商,是没有被打开的。

美国尊重个人,保护私产,1790 年就有了专利法。林肯总统说:专利制度为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而中国没有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如同一盆凉水浇熄创新的火苗。

Edison(中国软件工程师):抄袭成本非常低,但利益非常大。

抄别人就能赚钱,谁还去发明?原创产品只要好销,不出三天,盗版满街,价格低廉,抄袭者上位,原创者饿死。难怪在中国,最有效的竞争是价格战,最适宜拼多多的野蛮生长。

美国的创新,大多来自私营企业。 私营航天如火如荼,除了spacex,还有Blue Origin等一大批航天个体户。它们击败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的国营航天部门,更令中国的“举国体制”望尘莫及。而在中国,赚钱的行业和公司,很大概率会被改姓赵。

马云:“支付宝,可以献给国家。”

中国人的急功近利也毁了创意。因为研发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中国企业主要靠“山寨”技术。迅速切入产业链的最低端,迅速把规模做到全球第一。主要以规模评判标准的“财富500强”里,中国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入围,可是光伏、机器人这些产业在中国已经几乎沦为低端制造业。

“为什么中国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15年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在拷问着中国教育。

侯树宇(在美工程设计师):美国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中国的教育是培养奴才的,愚民教育贯穿始终的。所有信息渠道被设定好了,中国所有渠道里,都教你长大要做螺丝钉,没有人的概念,没有自我的概念,所以没有创造性,没有想象力.

Kevin: 一方面是教育的功利化,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目的。所有学校与升学率为核心,挂钩,导致老师们的目的是为考试,学生们成了做题机器。中国教育系统承载另一个功能,让人们接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造成尤其文科学生,只要死记硬背,记住就行。

功利的应试教育把学生训练成刷题机器,毁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黄一江:中国的理科教育有里有很多已知答案的地方,有我们已知的东西。。。我们教个公式,能让学生最快地掌握公式,算出题来,得出标准答案。美国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探索这个公式,虽说会花更多的时间、资源,让孩子探索未知事物,而不是在已知范围内寻找答案,这是理科教育中差别比较大的地方。

Izzy Wang:中国社会是考试型社会,从古至今都这样。而考试会极大程度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一定是摆脱了这些框框。

Izzy Wang :我观察绝大部分初中孩子都会有强烈的厌学,分数教育,沉默的反抗,我所有事情都做,就是不学习,内心一直抵抗,沉默的抵抗,很可怕。

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也扭曲了师生之间的关系。遵循“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规则,钟美美模仿老师视频被下架。缪可馨更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为了维稳而不断强化正统教条的社会,创新像是在巨石缝里拼命挣扎, 也未必能见光的幸运草。

自己没有原创力,只好到处“抄作业”,寄希望于“弯道超车”。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和“千人计划”,深入美国各个前沿科技领域。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Christopher Wray:过去十年间,涉及中国的商业间谍案增长了约1300%。

不过,中国没有抄到原创的思想和制度的土壤。过去30年,中国站在西方文明的肩膀上,实现惊人的增长。现在西方国家扎紧篱笆,采取反制行动。未来中国能输出给世界的,是否只剩下表情包、移动支付、美颜手机?当然,还有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大数据和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