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海外,本是自由表达、自由发展的契机。但即便万里之外,中共的监控无远弗届,身处中国的家人频遭骚扰,自我审查的心魔更是挥之不去。中共威胁第一集,从三位留学生的校园恐怖故事开始。
1. 是谁拖走抗议谢锋的哈佛女生?
2024年4月20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应邀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就中美关系发表演讲时,接连三次被学生活动人士的抗议打断。其中一名示威女生被另一名男生拖出会场。
“谢锋,你在这里宣传中国繁荣假象,但是你的手上沾满了鲜血,你剥夺了香港人的自由,摧毁了香港的民主,现在你又来破坏我的国家台湾!”
哈佛大学台裔美籍学生、“抵抗中共学生联盟”共同主席吴亭桦说:“我感觉有人非常粗暴地抓住我的胳膊,又抓住我另一只胳膊,把我从座位上拖起来。你可以在视频中看到我几乎摔倒了,因为他一直在拖我。他几乎把我拖到了出口,直到哈佛大学的警察过来拦住我们……保安随后训斥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那样碰他们。”
这名将吴亭桦拖出会场的男子后来被证实是哈佛大学研究生、该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负责校友关系的联合主席邹宏基。而“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一直被视为受到中国当局的严密控制。
“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与(中国)统战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就像一个实体,在美国传播中共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CSSA确实试图阻止任何不利于中国政府的讨论或校园活动。”人权组织“自由之家”的跨国镇压问题助理研究员格雷迪·沃恩(Grady Vaughan)说。
海外民间团体“中国人权问责资料库”调查发现,邹宏基原来是标准的红二代:他的爸爸是海南省三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妈妈则是中组部的干部。
2. 参与“白纸运动”的哥大女生:袭击令人震惊
2022年11月24日,新疆乌鲁木齐一场大火,引发了“白纸运动”。海内外中国青年遥相呼应,悼念遇难者,并敦促当局放弃疫情“清零”政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Karin从未想到,一场和平的烛光悼念会引来可怕的暴力袭击与持续的跨境镇压。”就是说我们的其中一名组织者被一名身穿黑衣、不明身份的男子袭击了。他打了我的这个朋友,朝她的面部打了三拳之后,然后说自己也是一名哥大的学生,就离开了。”
“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没有政治性的活动,这是我们原先对它性质的设想。所以我们自然也不会说期待遭到这样的令人震惊的袭击,会发生在我们的活动现场。烛光纪念结束的那一两周,我个人一直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的。”
与此同时,中国当局却在加大力度对参与“白纸运动”的留学生施压。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回国的时候是被警察找了。警察有问他说,你在哥大一起办活动的其他还有谁,然后来参加活动的都有谁,这样子的问题。我知道在其他学校的朋友也有遭遇类似的情况。”
面对持续打压,Karin以隐匿身份的方式出席了美国国会听证,代表被噤声的朋友们发言:“我的很多朋友、越来越多的人,今年都受到了威胁、骚扰与审问。在这里,他们可能只是接到父母亲的一个电话,让他们上Zoom视讯会。然后,在Zoom的会议窗口上,在父母的身边,他们会意外地看到中共警察的面孔。他们正准备审问他们。”
3. 乔治城大学留学生:“正式与非正式”的镇压
“跨国镇压,我把它分为两类,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作为受害者之一,他在另一场美国国会听证中作证。“正式的镇压是中国当局下令由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的,非正式的镇压是中共支持者在中共的鼓励下自发进行的。”
2022年的11月,就读于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学院的张津睿参加了由华盛顿特区部分留学生发起的“白纸抗议”活动。针对他的跨境镇压也随之而来。
“来自中共支持者的骚扰、即非正式的镇压始于我发表第一次公开政治声明的40分钟后。在乔治城大学主校区,一名支持中共的学生看到我在散发有关(白纸)示威活动的传单,斥责了我,试图通过手机上的视频功能向中国警方举报我。”张津睿在国会听证中说。
“白纸运动”落幕7个月后,即2023年6月底,张津睿所说的“正式镇压”开始了。“在6月29号的时候,晚上我突然收到一个微信消息,我姐姐的。(她)说,‘你快联系我,出事了’。派出所的人跟我姐姐打电话,他(派出所)就问说你家的孩子是在华盛顿吗?你的孩子是不是参加了或是主办了一个‘炬火-波托马克’呀?他们现在说他是一个骨干成员。你把你家人所有的住址给我提供一下。”
“炬火-波托马克”是一个独立学生组织,2023年4月由一群在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创立,该组织创立不久,多名在本地参与民主活动的留学生,其国内家人都被警方骚扰,指控他们与该组织有联系,张津睿也是其中之一。
“国安的人去敲我家门,然后把我父亲带走了,讯问了很长一段时间。(国保)说,‘你的孩子到底怎么参与的民主活动啊?这孩子平常在中国是不是爱党爱国啊?如果不是的话,你一定要教他多爱党爱国,这样(参与民主活动)是不行的,也是没有用的。
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2024年5月的 调查,针对留学生住在中国大陆家庭成员的威胁,包括取消护照、解雇、阻碍晋升和取消退休福利,甚至限制人身自由。
4. “自由之家”报告:中国当局是对在美国际学生的最大威胁
美国的大学校园本是学术思想和观点自由交流、表达地方。留学生们也期望能够在这里拥有一个充分的言论自由的安全空间。不过,在中共无孔不入的监视与渗透之下,他们的安全感正在降低。
Karin:“在课堂上,我们还是可以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因为毕竟都是一个英语的环境,大家也会更加相互尊重。但是如果私下谈话的话,我觉得大家都会展现更多的言论自我审核,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身边的这个中国同学他的政治意识形态是什么样的。”
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在2024年1月底曾发表报告,梳理了外国政府对在美国的国际学生、学者的噤声行为。报告评估称,中国当局是对在美国际学生的最大威胁。
“自由之家” 跨国镇压问题助理研究员格雷迪·沃恩(Grady Vaughan):“我们维护着一个跨国镇压案件数据库、实质性的跨国镇压,例如拘留、袭击、绑架、非法驱逐出境。我们发现自2014年以来,我们跟踪的1000多起案件中,中国约占四分之一。例如,中共特工通过微信、Instagram 等应用程序监视学生,他们还打击学生特别脆弱的部位……伤害或恐吓他们国内家人,试图胁迫学生保持沉默。”
5. 谁来保护留美学生免于恐惧的自由?
在抗议谢锋事件之后,吴亭桦说,哈佛大学的警察局主动联系她,谈到可以提供哪些支持资源,但实际帮助并不大。吴亭桦:“我认为他们不能为我做什么。就哈佛大学管理层而言,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支持。我们实际上因为抗议而惹上了麻烦,所以情况正好相反。”
7月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致信哈佛大学校长,就吴亭桦被强行带走的事件发出质询。信中说:“这一事件……事关中国政府可能进行跨国镇压,以及来自中国的哈佛大学国际学生是否参与了中国政府纵容的,针对批评人士的骚扰和恐吓行为。”
根据“自由之家”的报告,美国只有个别大学针对跨国镇压行为作出一些反应。
2024年4月24日,26岁的在美中国留学生吴啸雷因跟踪和威胁,在校内张贴民主传单的另一名中国女学生,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处9个月监禁,在刑满后还将被驱逐出境。
周锋锁:“这是这些年来第一次,一个中国学生,因为威胁另外一个中国学生,压制她的言论自由被审判。。。这个事情引起了全国性的注意。。。这样一个案例必将有着重大影响,对于那些热爱自由民主的中国学生,可以看到美国的法律会保护他们。”
“自由之家” 跨国镇压问题助理研究员格雷迪·沃恩(Grady Vaughan):“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追责行动,表明这种骚扰和跟踪是不可接受的。它向学生们表明,他们的担忧正在被听到,他们的恐惧正在得到解决。”
虽然吴啸雷已被判刑,但跨境镇压的问题依然是美国大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挑战。“因为跨国压迫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你也不总是能直接将其追溯到中国政府,这就是它如此可怕的原因。”
针对北京当局日益严厉的跨国镇压,在美中国留学生向美国国会提出两项主要的政策建议。Karin在国会听证中说:“第一,迫使美国校园里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公开其资金来源......它的许多成员都从中国领事馆或大使馆获得资金,并充当领事馆识别和压制支持民主的学生的眼睛......第二,我认为应敦促大学为面临跨国镇压的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的应对机制和支持网络。”
6. “只要你关心的人还在中共控制之下 你就永远不会自由”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提出“四大人类基本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及免于恐惧的自由。不过,今日美国校园里,这些最基本自由正被中共蚕食。
吴亭桦:“抗议之后,我和萨姆确实非常害怕。我们俩从来不单独走路,总是让朋友陪着我们.一定程度的恐惧肯定仍然存在,因为我们听过太多的故事,我们知道跨国镇压是非常真实的事情,当你不知道对你来说风险到底有多大时,这的确有点困难,我觉得你永远也不会真正知道。”
张津睿:“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即使是在最成熟的民主国家,拥有最悠久的公民自由传统,只要你关心的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还在中共的控制之下,你就永远不会自由。”
(Karin为化名)
记者:凯迪 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