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国搭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列车,凭借人口优势在改革开放时期超高速发展,大国崛起、站稳世界舞台,欣欣向荣。不过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却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衰退,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2013年,习近平展开第一任期不久,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这一番话背后代表的意涵,即是习近平不再强调经济挂帅,而是要重塑国内政治秩序。
在习近平掌权的过去十年中, 几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比上一年下跌。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经济GDP增长率自2012年的7.9%逐渐下行,2016年仅剩6.8%,一直到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2019年,仅有6%。
民企:百花齐放到逐渐凋零
长期观察中国经济的美国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CBB)执行董事卡齐(Shehzad Qazi)就认为经济放缓的一大原因,是私营企业起飞的阶段已经消失,民企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最初的几年,中国的私营企业预期市场经济会增长,认为(它们)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它们的表现与国营企业相比毫不逊色,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要更好。 "
习近平上台后强调政治挂帅,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资本外流,使国有企业得以凭借政府支持获得更多资源而逐渐抬头,加上银行更倾向贷款给国有企业,国企逐渐超车。
美国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CBB)执行董事卡齐(Shehzad Qazi):" (贷款给)国有企业的风险要小得多,它们若未能偿还贷款,可以合理地期望背后会有国家支持,在许多情况下,国家甚至是这些贷款的担保人。无论如何,这些贷款都是出于政治目的,最终流向国有企业,这使它们能推动经济增长,对经济的掌控远远超越了民营企业。 "
“国进民退”再成浪潮,也使民营企业的处境雪上加霜。身为民营企业家的前青海省政协委员王瑞琴就感叹,民营企业必须通过国企挂靠代持和国企混改等手段,才有生存的机会。根据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2022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
民营企业家王瑞琴:" 真正目前有一些企业还在运转,主要靠政府工程,现在很多企业都给政府写信,说你把我收编吧,我把我的企业交给你政府吧。我实际上觉得中国政府如果要想让这个经济得到发展,如果要想改变民生,它必须得改变对民营企业的态度。中国这样的一种状况,那么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会有希望。中国的民营企业没有希望,中国也没有希望。 "
监管的手掐脖子 叫你 " 不要太成功 "
除了民营公司身上背负着重担,中国观察家们最有感触的,就是北京对企业出台越来越严苛的政策。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亚洲经济问题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认为,中国政府针对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和控制,是在过去十年压死中国经济的"最大"一根稻草:" 对习近平来说,他认为是我下达命令、我们花了钱,就应该要有科技进步。科技发展以前有国家影响,但现在是由国家主导,国家决定要发展什么技术、并分配资源。如果在范围外进行太多创新,就不会被视为对中国的祝福,反而是潜在的威胁。 "
就在两年前,蚂蚁科技集团负责人马云惹恼北京领导人,使习近平亲自叫停蚂蚁上市计划,这颗震撼弹也透露了中国政府对科技巨头快速增长的影响力感到不安。一句“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针对民营科技业最全面且严格的监管风暴。
亚洲经济问题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 习近平将成功的私营企业列为腐败或野蛮,他们说的 ' 资本野蛮生长 ' ,基本上意思就是叫你不要太成功。 "
雪上加霜的是,当局对民营企业的打击往往与政治打压画上等号。中国政府陆续抓捕多位民营企业家,包括重庆的李怀庆,河北的孙大午,背后原因不外乎在政治上的言论不当,或是为维权者和异议分子发声。
民营企业家王瑞琴:" 基本上公检法有一个规则,如果你是民营企业主,我尽量把民事案子往刑事靠、按刑事走,刑事案子里让你靠黑走,套成涉黑,你一涉黑就(财产)被没收。法律程序上,在这个这名义下没收了很多民营企业的资产。 "
背离市场经济 下一步走向哪?
研究中国政治经济的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皮尔森(Margaret Pearson)就认为,中国近年将法律与企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绑在一起,靠著党支部作为监督和控制的手段。
截至2016年底,中国273万家私人企业中有67.9%建立了党组织,10.6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已有70%的在华外企建立了党组织。皮尔森指出,中国政府要求企业对党忠诚,进一步模糊了党国与企业的界线。
有了一把刀架在企业脖子上,这些商业巨头纷纷“响应”政府的共同富裕政策,但外界担忧习近平的“共同富裕”只是当局夺富人之财的借口。
在美国纽约的政治经济专家秦鹏:" 中共的体制是把财富榨取之后,在高层权贵阶层花掉,或是干脆花到海外大撒币,或者是政府把这些钱大部分花掉了,花到基建这些工程上面等等,然后官员从中捞取财富。从财富再分配角度来讲,普通的民营企业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好处,这也导致没有钱,然后经济背后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向世界开放的大门逐渐关闭
此外,在习近平两届任期中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也是秦鹏的担忧所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但西方世界逐渐认知到中国并没有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甚至有观察家认为,习近平掌权后逐渐背离市场机制,离改革开放越来越远,加上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进一步使中国经济下行。
在美国纽约的政治经济专家秦鹏:" 市场经济全面倒退、( GDP 增长)速度快速下跌、个人消费能力持续下降、国际关系持续恶化,会越来越成为经济的孤岛。这个是我们看到习近平执政十年发生的一个巨大变化。 "
目前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渐复苏,但中国仍在经历极端防疫措施和动态清零,这也是造成近期中国国内经济疲软的重要原因。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只有3%左右的水平,创1990年以来新低,与习政府所预期的5.5%相去甚远。
若不改变“动态清零”这套旧剧本,中国政府该如何挽救委靡不振、持续下行的经济发展,不仅全世界的眼睛都在关注,中国人民也殷殷期盼。
(记者:陈品洁 视频编辑:郭亚萨 责编:天边、申铧、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