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撑不住 清零快破功?习近平的内外拉锯 (戴忠仁/陈破空/郑政秉) | 亚洲很想聊

2022.11.11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经济撑不住 清零快破功?习近平的内外拉锯 (戴忠仁/陈破空/郑政秉) | 亚洲很想聊
Photo: RFA

在中国国内外,这个星期发生许多事件,虽然领域不同但值得我们一并检视。一方面中国继续强力的执行清零政策,对外国媒体却又放出未来可能松绑的信息,而在严格的清零政策下,广州却爆发了大规模的疫情,中国国内出现许多反弹清零做法的声音。中国的许多经济数字出炉,经济情况并没有乐观走势。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推行共同富裕,民企国有化,建立供销社、食堂这些公有制措施的同时,中国国务院也在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吸引外商举办“进博会”。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后,中国签下许多订单,习近平也将出席G20,外交是否将成为中国下个阶段的重点?我们一起审视相关话题。

来宾:
政论家 陈破空
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 郑政秉

1. 首先在中国内部,各地继续严格执行清零政策,中央级官媒再三传达习近平的坚持,动态清零要继续下去。许多地方层层加码,乱象百出,民众每天最担心的事就是不小心会“弹窗”,引发民众抱怨连连,也出现红二代“吐槽”过度防疫的做法。不过,媒体却出现报道,中国相关单位对外放风,表示日后可能会放宽措施,但没有时间表。 两位怎么看中国这个防疫政策,还能撑多久?
2. 于此同时,广州,郑州,都传出大规模的感染,也展开大面积的封控。 郑州富士康更出现“逃离”厂区的人潮,影响到苹果手机的生产。中国的经济数字显示,进出口都同比下降,企业家信心递减,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也呈现下跌走势。 各界都不看好中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经济会演变成什么局面?习近平曾经说过 ,“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要继续清零!, 他真的不在乎吗?
3. 我们知道,一方面中央再推行民企国有化的动作,也展开各地供销社的补点,还鼓励开办“食堂”。 这些公有制的做法,对许多外资和民营企业是相当负面的讯号。但是同时,中国的国务院系统,也不断推出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举办进口博览会,扩大债券融资房企产业,种种措施,和习近平想达到的目标,似乎有些矛盾?这中间有拉扯存在吗?
4. 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庞大的工商界访问团,在二十大后率先西方国家会见了习近平,并且宣称得到了习近平的许多允诺,包括让BNT疫苗在中国获得许可。两位认为,德国的访问是给在国际上被强烈抨击的中国雪中送碳吗?会有什么效应?
5. 下周G20将在印尼举行,中美元首是否会在峰会上见面, 成为关注焦点。华尔街日报报道,国内权力稳固之后,习近平将把重点转向外交。两位认为,中美元首如果能碰面会谈,会有哪些效应?中美关系会朝着缓和的方向走吗?
6. 习近平8号穿着军装,率领九个军委成员,表明:“要亮明新一届军委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决心态度。 全军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加快提高打赢能力。” 习近平的目标是设定在美国,还是台湾?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