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撐不住 清零快破功?習近平的內外拉鋸 (戴忠仁/陳破空/鄭政秉) | 亞洲很想聊

2022.11.11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經濟撐不住 清零快破功?習近平的內外拉鋸 (戴忠仁/陳破空/鄭政秉) | 亞洲很想聊
Photo: RFA

在中國國內外,這個星期發生許多事件,雖然領域不同但值得我們一併檢視。一方面中國繼續強力的執行清零政策,對外國媒體卻又放出未來可能鬆綁的信息,而在嚴格的清零政策下,廣州卻爆發了大規模的疫情,中國國內出現許多反彈清零做法的聲音。中國的許多經濟數字出爐,經濟情況並沒有樂觀走勢。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推行共同富裕,民企國有化,建立供銷社、食堂這些公有制措施的同時,中國國務院也在同時鼓勵民間投資,吸引外商舉辦“進博會”。在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中國後,中國簽下許多訂單,習近平也將出席G20,外交是否將成爲中國下個階段的重點?我們一起審視相關話題。

來賓:
政論家 陳破空
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鄭政秉

1. 首先在中國內部,各地繼續嚴格執行清零政策,中央級官媒再三傳達習近平的堅持,動態清零要繼續下去。許多地方層層加碼,亂象百出,民衆每天最擔心的事就是不小心會“彈窗”,引發民衆抱怨連連,也出現紅二代“吐槽”過度防疫的做法。不過,媒體卻出現報道,中國相關單位對外放風,表示日後可能會放寬措施,但沒有時間表。 兩位怎麼看中國這個防疫政策,還能撐多久?
2. 於此同時,廣州,鄭州,都傳出大規模的感染,也展開大面積的封控。 鄭州富士康更出現“逃離”廠區的人潮,影響到蘋果手機的生產。中國的經濟數字顯示,進出口都同比下降,企業家信心遞減,而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也呈現下跌走勢。 各界都不看好中國經濟,在這種情況下, 中國的經濟會演變成什麼局面?習近平曾經說過 ,“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要繼續清零!, 他真的不在乎嗎?
3. 我們知道,一方面中央再推行民企國有化的動作,也展開各地供銷社的補點,還鼓勵開辦“食堂”。 這些公有制的做法,對許多外資和民營企業是相當負面的訊號。但是同時,中國的國務院系統,也不斷推出措施鼓勵民間投資,舉辦進口博覽會,擴大債券融資房企產業,種種措施,和習近平想達到的目標,似乎有些矛盾?這中間有拉扯存在嗎?
4. 德國總理朔爾茨率領龐大的工商界訪問團,在二十大後率先西方國家會見了習近平,並且宣稱得到了習近平的許多允諾,包括讓BNT疫苗在中國獲得許可。兩位認爲,德國的訪問是給在國際上被強烈抨擊的中國雪中送碳嗎?會有什麼效應?
5. 下週G20將在印尼舉行,中美元首是否會在峯會上見面, 成爲關注焦點。華爾街日報報道,國內權力穩固之後,習近平將把重點轉向外交。兩位認爲,中美元首如果能碰面會談,會有哪些效應?中美關係會朝着緩和的方向走嗎?
6. 習近平8號穿着軍裝,率領九個軍委成員,表明:“要亮明新一屆軍委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的決心態度。 全軍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加快提高打贏能力。” 習近平的目標是設定在美國,還是臺灣?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