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12月25日发布《关于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延期公告》,宣布将相关反倾销立案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4月5日,但理由仅为“本案情况复杂”。
本台此前报道,欧盟成员国今年10月通过中国电动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仅数天后,中国商务部即宣布自10月1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此外,作为欧盟当时宣布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挑战中国调查白兰地反倾销措施的回应,中国商务部在另一份声明中补充说,中方还正在进行对欧盟猪肉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虽然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此公开表示,中国有关白兰地调查是“纯粹的报复”,而欧盟征收中国产电动车关税是为了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中方一连串的举动,无疑凸显了北京贸易反制姿态的强硬。
那么,目前为何又会出现“本案情况复杂”的状况呢?
根据欧盟委员会有关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将被征收17.4%-37.6%不等的反补贴关税,此举导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市场份额快速下滑。比利时通信社日前援引相关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电动车占欧洲销售市场份额降至8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等电动车当月在欧盟的注册量约为7.4%,低于10月份的8.2%,创下3月份以来的最低纪录。
外界注意到,中国商务部宣布的上述延后调查日期,恰逢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年初就职之后。在美中贸易关系日趋不确定之际,中国经济本身更面临房市、债务、就业等多重挑战,而加剧与欧盟的贸易摩擦似乎无疑于雪上加霜。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