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星期在西沙永兴岛成立三沙市以及任命军备区的官员,宣示中国在南海拥有主权的动作频频,引起菲律宾和越南抗议不断。
对此,印尼外长马蒂星期五强调,南海争议不断,更凸显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印尼外长马蒂星期五对印度进行访问,并且发表专题演讲,他认为,南沙群岛涉及多个国家的领土重叠,这个涉及多国主权的课题非常具有挑战性,这个问题最近有不断扩大和局势紧张升高的趋势,只有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才能降低南海主权冲突。
他说,南海主权声索国频频透过成立军备区或进行捕捞等行动,以便展示他们对南海的主权,这不是一个好的选项,这些国家应该回到谈判桌,以敲定一个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才能避免发生潜在的军事冲突。
马蒂说,我们确实需要就南海主权问题制定一套行为准则,以便让主权声索国依法遵守规范,将潜在的冲突将至最低,即使发生问题,各方也能够依照准则以和平方式解决纷争。
马蒂认为,东盟需要再努力推动《南海行为准则》,以便和中国讨论行为准则的内容。
马蒂在上个星期对东盟六国进行紧急协调工作,试图化解东盟内部在南海主权争议的分歧。虽然东盟10国最后发表了六项共识,同意尽早拟定“南海行为准则”,各方继续保持克制,不使用武力,以和平解决有关争议,但是东盟一些国家私下仍旧进行互相指责。
其实东盟外长会议在这个月初45年以来第一次无法发表联合公报,显示各国对南海主权的看法分歧太深,再加上中国和东盟一些国家存有不同的利益关系,导致东盟内部无法团结,也难以达成共识。
南海主权争议一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潜在军事冲突点,为了和平以及永久解决有关争议,中国和东盟在2002年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订一套具有约束力和非侵略性的《南海行为准则》。
南海主权声索国菲律宾和越南一直主张将问题国际化,以便东盟和中国展开多边谈判,而中国拒绝在东盟场合公开讨论南海争议,建议由主权声索国和中国进行双边谈判,因为如此,东盟和中国就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一直受到延误。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陈婷从吉隆坡发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