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去年以来,旧金山中文书店和影碟售卖店,有多种关于“眷村”的书籍畅销,表现“眷村”生活的电视剧《光阴的故事》影碟长期热卖。同样是表现“眷村”生活的话剧《宝岛一村》在旧金山上演,一票难求。“眷村”联谊会,“眷村”小学同学会相继成立。“眷村”餐馆,一家接一家开张,生意分外红火。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移到台湾,随之在国共战争中败退的60万国军及部分军官的眷属也撤退到台湾。为使军人和他们的眷属在台湾安顿下来,民国政府在兵营附近修建简易住房,建立起住宅区,称之为“眷村”。
熟悉“眷村”文化的旧金山台湾人戴錡说道:“中国人这几千年来,第一次有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人在小小的那么一块地方一起生活,而且一生活就是几十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一种文化,短短四五十年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外人觉得好奇,经历过的人更是怀念。”
在“眷村”中,每家只以一道篱笆相隔;一家炒辣椒,就会呛着邻居;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大人们串门不需要事先通报;有的眷属在村外开起家乡菜馆。戴錡说:“回想起来,老一辈人在那个生活中间,经历过很多挫折,很多艰苦,可是对儿童来讲,那种大杂院的生活,都是很甜蜜的回忆。”
话剧《宝岛一村》曾到大陆演出,大陆媒体记者都问:“眷村”是不是相当于大陆的“军区大院”?戴錡说,《宝岛一村》的导演赖声川这样回答:“不错,就跟大陆‘军区大院’一摸一样。可是有一点是‘军区大院’所没有的,就是想家,有家归不得。”
当年台湾建起的“眷村”如今都已拆除,“眷村”已成为历史。在“眷村”长大的孩子,如今也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他们各自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眷村”会一辈子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CK发自旧金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