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号”证实火星曾有生命存活环境 类似池塘或湿地

0:00 / 0:00

美国航天局根据“好奇号”从火星传回最新数据,发现火星在远古时期曾经有“适合微生物存活的环境”。 “好奇号”火星车的地面主控驾驶员、华裔科学家严正表示,研究团队证实火星早期存在如同地球的湿地或池塘,但是,从火星传回的远端数据当中,还看不到“曾经是火星微生物的直接证据”。

美国航天局有多位华裔科学家参与的“好奇号”火星车,自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陆火星至今已七个多月,陆续从远端样本分析得到令科学界振奋的信息,最新发现即是“火星确实曾经是适合微生物存活的环境”,“好奇号”地面主控驾驶员严正对此有更具体的说明。

他指出:“我们在2月28日藉由火星车上的钻子钻入火星上采得的一个岩石,从中得到一些白色粉末,粉末分析数据显示这一块岩石以前是在水里生成的。基本上,从化学测验和仪器分析显示,生成岩石的地方就像是地球上任何一块湿地,从数据中得知里面的水属中性,稍微带有一点碱性,土质之中也含有多种肥料,像是磷、氮,还有一些硫的成分,这与地球上任何一个小池塘里的水是类似的,这是我们的新发现。”

严正从位在洛杉矶的研究室接受本台访问,他表示,网络上对“好奇号”新发现有诸多过度解读或错误解读的信息,“好奇号”目前可证实火星早期存在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但科学家尚未找到曾经存在火星上微生物的直接证据。

严正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知道火星上有可供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但是,并没有找到微生物真正存在的直接证据。所谓微生物真正存在的直接证据,包括要找到生物DNA(脱氧核糖核酸)或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之类的东西,因为我们已知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DNA和氨基酸做为组成生命最基本粒子,我们下一步希望能找到火星样本里含有类似这些成分的迹象,之后就可以宣布火星之上的确有过生物存在。”

两个星期前,“好奇号”曾发生电脑故障陷入停工状态,经过原有程式设计紧急切换到最小范围活动的安全模式之后,眼下已启动车上备用主电脑,在火星上恢复常规操作。

严正表示:“'好奇号' 上面有两台电脑,这两台电脑就像一般家用电脑,之前发生故障是电脑记忆体在数据存取和读取之间出现错误,电脑自动读取的数据不符合我们原来的设定。我们正在了解电脑记忆体究竟是哪一部份坏了,试着查明是否受到太阳粒子撞击造成故障,但另一台电脑已经开始运作,目前就用这一备用电脑进行一般常规操作。”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发自洛杉矶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