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程曉農:中共對臺長期戰略與當下的"逼統"意圖

2023.05.30
評論 | 程曉農:中共對臺長期戰略與當下的"逼統"意圖 軍機戰艦陰影下的中國國旗與臺灣旗幟
路透社圖片

    最近,臺海的危險局勢有所變化,中共似乎把逼迫臺灣接受“統一”,當作短期內的主要對臺策略了。分析兩岸關係七十餘年來的五個階段,可以發現,中共對臺灣的惡意始終如一,從未改變,其目標就是要吞掉臺灣,哪怕在依靠臺商投資的時候同樣如此。對臺灣來說,“統一”的真實含義便是解放軍在臺灣駐軍;一旦被中共“統一”,臺灣就不再有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了。

一、中共重新認識武力攻臺?

    我4月27日在本臺發表的文章《中國海軍的短板》提到,4月13日習近平在廣東湛江的南部戰區海軍機關的講話顯示,中共海軍的訓練水平沒達到實戰需要,不具備實戰能力。5月11日日本的英文雜誌《日經亞洲》(Nikkei Asia)刊登了該雜誌的社評委員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的一篇文章,他認爲,中共降低了攻臺的宣傳調門。中澤克二此文的標題是《中國的消息機器壓製臺灣戰爭炒作,戰狼宣傳太有效,令當局驚慌失措(China's Messaging Machine Tamps down Taiwan War Hype, Wolf-warrior Propaganda Proves too Effective, Leaving Authorities Rattled)》。各國媒體隨即跟進報道。

        中澤克二發現,在中國的互聯網審查越收越緊的情況下, 突然間,中國網上關於武力統一臺灣的討論中,一種與官方原有立場相反的觀點在許多網站傳播開來。這是一篇題爲《一旦開始收回臺灣,中國可能要面臨“四線作戰”,我軍必須慎重?》(以下簡稱“四線作戰”)的文章,其國內作者認爲,現在強行統一臺灣不現實,甚至是危險的。而這一篇文章一直未被中國的互聯網審查機構刪除,這清楚地表明,中國領導層的高層其實打算讓這種觀點傳播。

        中澤克二指出,這篇文章實際上徹底否定了中共鷹派的“戰狼外交”,同時在各大門戶網站上被轉載,轉載的內容大同小異,但都強調一點,如果中國武力攻臺,會陷入“四線作戰”。還有一些文章則採用了這樣的標題:喊“武統”的是“傻子”。

       本文作者用“百度”檢索了中國的相關網文,發現這篇文章早在4月25日就在國內的各網站傳播,作者的筆名是“東方點兵”。公衆號“下山的西西弗斯”等許多公衆號和門戶網站都保留了這篇文章。但是,當5月中旬國際媒體開始報道中國國內網上反對馬上“武力攻臺”的聲音之後,有一些反對“武力攻臺”的文章就被404了。

        顯然,反對“武力攻臺”的聲音,不是來自民間的主張。在今天的中國,未經官方授權,任何個人發表這樣的觀點,都可能被國家安全部栽上“危害國家安全”或“分裂國家”之類的帽子,並加以處置。但是,國家安全部並沒在“四線作戰”出現的第一時間立即封網、抓人,而是讓這種事關中共重大戰略決策的相反主張在國內互聯網上存在數週,這就耐人尋味了。不過,中共顯然也不希望這種關於對臺戰略的新主張,在海外引起過多的關注,所以,最近幾天有些網站就把這篇文章“下架”了。

二、攻臺勢必"四面開戰",風險極大

        從“東方點兵”文章的特點來看,他關於海外軍事動態的內容比較陳舊,由此可以判斷,該作者對中國周邊國家最新的備戰動態並不瞭解。但是,在另一方面,“四線作戰”一文的作者對解放軍的部署則相當熟悉,而且對中國軍事上的對美戰略部署有一定了解。這樣的軍事戰略眼光,似乎不見得是中國的民間人士能充分把握的。由此可見,在中國,此作者並非“局外人”,而是比較瞭解中國的解放軍戰備計劃的“局內人”。中澤克二重視這種觀點,可能也與“四線作戰”的作者是“局內人”有關吧。

        據中澤克二對“東方點兵”的“四線作戰”一文的歸納,該文指出,中共如果試圖武力攻臺,將面臨“四面開戰”的巨大風險。這“四條戰線”,第一條當然是在臺灣海峽及周邊地區面對美國、日本和臺灣的軍隊;第二條戰線是,解放軍也要防範朝鮮半島的美國和韓國軍隊;第三條戰線在南海和南太平洋,中國軍隊要準備對抗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海軍,如果美方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中國的能源供應可能被切斷;第四條戰線則是指印度,中國軍隊要在西南邊境與印度軍隊對峙。

        這種“四線作戰”的眼光本來並不出奇,中共軍方的戰略謀劃者如果想不到這些基本的軍事戰略常識,那才奇怪了。“四線作戰”一文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結尾,其作者寫道:“臺海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和一擊必勝的把握,我們不會輕易動手解決臺灣問題。這就是爲什麼歷史上已經出現了多次統一的時間窗口,我們仍然按兵不動”。從這番話的口吻來看,一個解放軍的普通軍官是不敢如此“大言”的。

        中澤克二對“四線作戰”一文的分析,稍微補充了一些“東方點兵”所不知道的國際關係最新動態。比如,美國和韓國領導人已同意美國海軍核彈道導彈潛艇在不久的將來停靠韓國的港口;澳大利亞計劃在與美國和英國的AUKUS安全框架下,輪流部署核動力攻擊潛艇。

        中澤克二還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中國如果被迫“四線作戰”,其軍隊肯定會被分散並處於明顯的劣勢;而一旦形成臺灣戰爭迫在眉睫的印象,會阻礙外國公司向中國擴張,更不用說引發中國資產外流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要打消這種戰爭觀念,需要某種合乎邏輯的解釋。因此,“四線論”得到了有效利用。

三、中共對臺長期戰略演變之一:攻敗成隔

    對臺灣的很多民衆來講,爲什麼兩岸關係從昔日的經濟合作,會走到今天中共企圖武力攻臺,他們心中多少存有疑問:是不是過去數年裏,臺灣的行政當局對中共的態度不夠友善,才導致這樣的結果?這樣的疑問源自對兩岸關係的演變缺乏歷史的和現實的瞭解。唯有懂得七十餘年來中共對臺灣長期戰略的演變過程,才能真正理解臺灣如今所面對的對岸威脅;也才能明白,兩岸關係今天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並非偶然,更不是臺灣挑事,而是中共亡臺之心不死。

    自從中共佔領大陸以後,七十餘年當中,在兩岸關係方面,基本上臺灣都是應對方;而中共則或者主動挑事,或者求得臺灣的金錢援助,但中共佔領臺灣的原初目標卻從未放棄過。非常明顯,中共的對臺政策並非一直都非常強硬,而是不斷隨時勢的變化而變。至於爲什麼會變、什麼時候變,完全取決於中共對不同時期的時勢和利害的判斷。

    筆者把過去七十多年中共對臺政策的大致特點,歸納成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用一個字來刻畫,一共是五個字,攻、隔、探、交、逼。

    第一個階段是“攻”,即中共準備武力佔領臺灣、澎湖、金門、馬祖,但初戰完敗。這個階段的代表性戰鬥是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所屬的第28軍發動的金門戰役。1949年10月25日,第28軍出動九千人,試圖渡海先奪取金門,進而進一步東進攻臺。但是,在金門的古寧頭一戰,解放軍登陸部隊全軍覆滅。

    與此戰同時,毛澤東把第四野戰軍所屬的中國朝鮮族部隊“借”給了金日成,這些部隊是四野的154、164、166師,總共七萬人,佔金日成軍隊人數的一半。1950年6月,以解放軍部隊爲步兵主力的北朝鮮軍隊,發動了攻佔南朝鮮、消滅大韓民國的入侵戰役。此戰一度把韓國軍隊逼到韓國最南端的釜山周圍的最後防區;然而,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西海岸腰部的仁川登陸,切斷了北朝鮮軍隊的補給線,北朝鮮前線部隊全面潰敗。此後,解放軍大舉出動步兵精銳,進入北朝鮮,與聯合國軍作戰數年。

    朝鮮戰爭迫使中共調用駐軍華東的第三野戰軍主力赴朝作戰,於是功臺計劃徹底泡湯。而美軍第七艦隊這時進駐臺灣海峽,中共就再也無法攻臺了。

    第二個階段從朝鮮戰爭開始,差不多是三十年,特點是“隔”,即兩岸隔絕。兩岸之間完全中斷了任何聯繫,連在臺灣的人要寄信到大陸,都要通過美國繞道,怕引來通匪嫌疑。臺灣的中央廣播電臺《自由中國之聲》則常年廣播:“共軍弟兄們,歡迎起義來歸,投奔自由世界”。而在大陸,凡是在臺灣有直系、旁系親屬的家庭,一律被打成“有海外關係”,受盡歧視。在這個階段,儘管中共不敢攻臺,政治口號卻從來不停,即“一定要解放臺灣”。

四、中共對臺長期戰略演變之二:探親投資

    兩岸關係的第三個階段便是中共開始改革、臺灣開放大陸探親,這個階段大約是十年時間,其特點是“探”。在這個階段,中共熱情歡迎臺灣的老兵回鄉探親;其實,在“探”字的背後,還有一個“錢”字。當時臺灣人只知道,大陸親友有多窮;其實,當時中國的各級地方政府也非常窮,有些地方政府,是臺灣老兵給親友帶來美金之後,當這些錢存進銀行,當地官員才第一次見到美金。當時很多臺灣的老兵回鄉探親,以爲中共真的是基於“血濃於水”的親情考量;其實,中共真正在意的是“錢濃於水”。臺灣人大陸探親帶去的美金,纔是中共眼紅的東西。

    兩岸關係的第四個階段,特點是“交”,就是兩岸開始經濟文化交流,從臺商1988年到中國設廠投資開始,到2020年中共點燃對美冷戰爲止。對這個階段,臺灣很多人都是親歷者。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兩岸關係的“蜜月”,因此臺灣很多人以爲,兩岸從此就可以“歲月靜好”了。其實,在兩岸經濟上的“蜜月”期,“蜜月”背後中共同時在對臺灣磨刀霍霍。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共的軍委副祕書長、後來在中國被稱爲“航母之父”的劉華清曾在1980年訪美,受邀參觀美軍的“小鷹號”航母,當時劉華清被震撼到了;回國之後他講了一句話,“如果不搞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從那時開始,共軍就在研究航母建造,到2000年財力增加後便開始落實。

    爲什麼中共海軍一直着迷於建造航母?最近中共的山東號航母在臺灣東部的演習,就證明了中共建航母艦隊的目的。中共這次演習後宣稱,要“在(第一)島鏈外提升實戰能力”。爲什麼解放軍要在臺灣東部海域、靠近關島美軍基地的地方演習?它的目標就是,一旦武力攻臺,要儘量阻止美軍對臺灣的支援。中共建航母,當然不是用航母來佔領臺灣,那並非航母的功用;但是,航母是配合攻佔臺灣的必要手段,沒有航母,它心裏發虛,怕美軍守護臺灣外圍。

    由此可見,在兩岸關係的第四階段,中共一方面吸引臺資去壯大中國經濟,另一方面在磨刀霍霍,打造好“戰刀”以後,就準備對臺商的家園動手了。這就是兩岸“蜜月”的真相,“蜜月”藏刀。三十多年來,中共一直迷惑着臺灣人,讓臺灣部分民衆誤以爲,兩岸的“蜜月”會長久不變,中共的那把“刀”不會對準臺灣人。

五、中共對臺長期戰略演變之三:逼統

    兩岸關係的第五個階段,起自2000年,其特點是“逼”;中共一旦軍力增強以後,就開始逼迫臺灣投降。這種威逼包括文攻武嚇這兩手:軍機繞臺、航母演習,都屬於武力威脅,試圖在臺灣社會當中形成恐懼,然後爲“和平統一”鋪路;與此同時,中共在臺灣持續滲透,並對臺灣某些人不斷施惠拉攏,希望影響臺灣的選舉和政治路向。

    筆者對兩岸關係七十年來的五個階段逐一分析,就是爲了說明,破壞臺海和平、破壞臺灣安寧的罪魁禍首是中共;中共對臺灣的惡意始終一致,從未改變,其目標就是要吞掉臺灣,哪怕在依靠臺商投資的時候,同樣如此。

    本文開頭談到的《日經亞洲》社評委員中澤克二的分析並不意味着,中共已經放棄了武力攻臺;事實上,當美國和東亞盟友們在認真應對中共的犯臺企圖時,中共發現自己發動戰爭的代價大到不能承受。在其軍力尚未整備好之前,中共似乎把“逼統”的方向調整成了“和平統一”。

    有人說,中共武力威脅臺灣,是因爲臺灣堅持臺獨。什麼是“臺獨”?中共一直用不斷改變的定義來解讀“臺獨”。臺灣民間有主張臺灣獨立於中國的聲音,過去中共說,這是臺獨,中共要打壓。現在中共改變說法了,只要臺灣作爲中華民國存在,不肯降服中共,它就認爲,中華民國的存續便是對中共的挑戰,所以中華民國本身就成了中共要打擊的新“臺獨”。實際上,東亞的緊張局勢,與中共講的所謂“臺獨”沒關係,“臺獨”只是中共要吞併臺灣的藉口而已。

    只要中華民國政府不肯放棄國號、國體、憲法和民主自由的制度,中共就堅持要喫掉臺灣;那中華民國如果投降了,中共當然也喫掉臺灣。吞掉臺灣,這是中共多年來的既定方針,並非習近平的發明;只是,過去中共沒本事吞掉臺灣,等到中共實力增加以後,就加快付諸實施罷了。

    最近臺灣出現了一種聲音,即兩岸談判纔有和平,不談就沒有和平,不談就會有戰爭。兩岸無法談判,是因爲臺灣不想談嗎?當然不是,真正的關鍵是,談得成嗎?臺灣所有人都不要戰爭,“戰爭不是臺灣的選項”;唯一把戰爭當作選項的,就是中共。如果指望與中共談判,以爲只有迎合中共,就能換來和平,那是騙術。因爲,與中共談和平,不管臺灣怎麼談,中共現在只想談一件事,你們什麼時候接受“統一”。

    現在與中共談判,“維持兩岸現狀”,是中共不會接受的,不然,中共爲什麼要天天武力威脅臺灣?中共口中的“統一”,其實就是讓解放軍登臺接收。如果讓中國“統一”臺灣,當然這個“接收”是“和平”的,用中共的話講,那叫作臺灣的“和平解放”。當然,雙方談判中,提到“接收臺灣”的細節之前,中共一定會用一點騙術,什麼“‘一國兩制’保證幾十年不變”之類。中共在香港已經自己撕碎了“一國兩制”的畫皮,露出了原來的嘴臉:那就是,“一國兩制”不過是把自由社會轉向專制統治的過渡階段。

六、對臺灣來說,統一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很久以來,臺灣的政治人物去中國,能見到中共最高領導人的場合很少,見到了也只是禮儀性的拜會,多半臺灣的政治人物只能與負責對臺事務的幕僚,比如國臺辦主任之類,對話一番。可這些對臺事務的幕僚不過是跑腿辦事的,他們決定不了對臺政策。

    中共是高度集權的政權,而在政策制定上,高度集權尤其表現在對外事務上,只有最高領導人才能發話;何況,前一個最高領導人發了話,下一個繼任者可以撕毀承諾不算數的。

    香港迴歸之前的八十年代中期,當時的國務院國務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耿飆和另一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黃華,先後對香港記者講,香港迴歸以後可以不駐軍。這兩個人地位夠高,但他們所言,不但不算數,而且他們本人還遭到鄧小平的嚴厲訓斥。鄧小平對外國記者宣佈,“黃華、耿飆兩位胡說八道,講的香港駐軍問題不是中央的意見。你們去登一條消息,沒有那麼回事……中國政府既然收回主權,有權在香港駐軍,這個明確得很,連這一點權都沒有,那還叫中國領土嗎?”結果耿飆和黃華從此就只能在家閉門思過,然後黯然退休。

    這個例子對臺灣有一層啓示,即鄧小平當年講過的那最後一句:如果連駐軍這一點權都沒有,那還叫中國領土嗎?很明顯,臺灣如果被中共統一,解放軍在臺灣駐軍,必定是中共的既定方針;也就是說,中共講臺灣統一,其中當然包含解放軍重兵登陸臺灣。所以,只要臺灣被中共“統一”,臺灣的政治經濟現狀就瓦解了,在駐臺共軍的槍口下,臺灣人民就不再有選擇了。

    臺灣的民主自由制度是專制政權最恨的;中共之所以要吞併臺灣,目的之一就是爲了消滅臺灣的民主自由,從而保障中共的專制穩固和延續下去。民主自由不但是臺灣絕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念,更是臺灣人民的生活方式;而臺灣一旦歸屬了中國,臺灣人民就不得不接受被中共改造成專制下的“韭菜”那樣的生活方式了。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