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陳破空:黨媒越來越有趣,對習近平是贊還是黑?

2023.08.15
評論 | 陳破空:黨媒越來越有趣,對習近平是贊還是黑?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
法新社圖片

今夏,中國洪水滔天。當局人爲泄洪,加重華北和東北災情。哀鴻遍野,哭喊震天。無數民衆受難,輕則失去家園和財產,淪爲災民;重則家破人亡,無數生命消失於官方統計數字之外。形成對照的是,整個洪災期間,習近平和中共高層(七常委)集體隱身,無一人現身勘災,猶如集體失蹤。就連重災區涿州,其市委書記和市長也雙雙失蹤,以至於,當地民衆不得不發出尋人啓事,要尋找他們的“父母官”。

此時此刻,中共黨媒黨報竟呈現完全相反的另一幅圖景,對洪水輕描淡寫,對根本不存在的領導人活動卻濃墨重彩,接連發表令人啼笑皆非的頭版頭條。比如:

8月5日,黨媒頭版頭條刊登文章,題爲《以習近平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指揮北京防汛抗洪救災》,副標題:風雨同心,人民至上。民衆連領導人的影子都沒有見着,何來“堅強有力指揮”?該篇作文5000字,搜腸刮肚,極盡胡吹亂捧。聲言:“早在7月上旬,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北京市作爲現代化大都市,要經受得住這場考驗。”

然而,所謂北京經受住的考驗,就是北京八座水庫同時泄洪,外加永定河泄洪,犧牲河北廣大地區,包括涿州、霸州、高碑店、保定等地,盡都淪爲汪洋澤國。該文標題鎖定北京
,不提河北、華北,更不提東北,似有言外之意:習中央只要保北京,紅色首都(加上副首都雄安),習自己和“黨中央”的所在地。

該文配套的相片中,多張被網民揭穿具有擺拍和造假的明顯痕跡。尤其所謂“部隊抗洪救災”圖片。洪水氾濫之時,沒有部隊的影子;倒是洪水退後,軍警或開着坦克、或手持盾牌警棍,威風八面地開進,前來鎮民維穩。

領導人拒不現身、救災無能無力倒也罷了,竟然用大量荒謬可笑的擺拍和造假來代替。央視的假新聞甚至首次引發民衆抗議。河北霸州人民打出橫幅,羣起抗議:“還我家園,明明是泄洪原因,卻說降雨所致!”

莫非,擁有“四大發明”之稱的中國,又誕生了第五大發明?造假。縱觀古今中外,歷朝歷代或世界各國,確無任何一朝一國,能似當今共產中國這般,依靠擺拍和造假,就能維持政權和統治。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發明,算得上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嗎?有趣。

更有趣的是,8月9日,黨媒頭版頭條刊登文章,題爲《人民領袖|實幹家習近平》,給習近平加封新頭銜“實幹家”。公然說“海內外輿論高度評價,習近平是位實幹家。”文中還舉例“河北雄安”,是習近平實幹的例子。

衆所周知,習近平是首個拒不現身天災人禍現場的中共領導人,竟然成了實幹家?倒是他關於治水理論的單行本,成了這次水災的最大笑話:治水理論剛出版(7月19日),十天後就在泄洪的實踐中嗆水、沉沒。說到海內外輿論,正是這些輿論,尤其海外輿論,對習近平劣評如潮,他成爲1949年中共建政後被評價最低的領導人。而習近平頭腦發熱、親自拍板的雄安,所謂副首都,更是這次洪災的最大詬病:爲保住並無多少人煙、地處最低窪的雄安、習的面子工程和金字招牌,竟不惜以人爲泄洪的手段犧牲百萬人口的涿州市
、以及河北省廣大地區。黨媒的這篇作文,正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更爲有趣的是,8月10日,黨媒頭版頭條刊登文章,題爲《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總書記的用典智慧》。文章從習近平自己講話中曾引用的古典句子“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開始,列舉春秋戰國中的齊國、衛國故事,以及宋朝故事,都是大臣進諫君王:君王和朝廷應該做出榜樣,正人先正己,爲官勤廉,節儉;遇事能身先士卒、奮勇當先,示範天下。

隨後,文章反問:“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躬身力行、率先垂範,又怎能讓他人真心信服、甘願跟隨呢?”這對隱身、躲避、絕不現身災難現場的習近平,簡直就是對號入座!

文章語帶奉勸:“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先不做,而且時時刻刻給他人作出表率。”“無論是在上面要求人還是在後面推動人,都不如在前面帶動人管用。”“當下,幹事創業攻難關,都需要領導幹部有‘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的覺悟,不僅要跟大家幹在一起,還要幹在最前頭。喊一聲‘跟我上‘與吼一聲’給我上‘,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

黨媒的這篇作文,從引用習近平的講話開始,巧妙轉折,分明把習近平本人擺在了被問責、被問罪的主位上。來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或,以毒攻毒。按照中共的鬥爭術語,這叫做“打着紅旗反紅旗”。黨媒這些有趣的頭版頭條,對習近平究竟是贊還是黑?無論其主觀意圖如何,其客觀效果不言自明。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