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陳破空: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頭戲:人事,意外而出奇的低調

2024.07.19
評論 | 陳破空: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頭戲:人事,意外而出奇的低調 2024年7月18日,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
視頻截圖:CCTV/Reuters

190402-rfa-sc07-967378347a7a-2.jpg

推遲了大半年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於今年7月中旬在北京舉行。有關這次全會的重頭戲 — 人事變遷,竟意外而出奇的低調。在公報的最後部分,有這麼幾小段文字: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丁向羣、於立軍、于吉紅爲中央委員會委員。

全會決定,接受秦剛同志辭職申請,免去秦剛同志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李尚福、李玉超、孫金明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李尚福、李玉超、孫金明開除黨籍的處分。”

三名候補中央委員遞補爲中央委員,因有三名中央委員出事後騰出位置。但排在前面的中央候補委員依次是丁向羣(安徽省委組織部長)、丁興農(火箭軍副政委)、於立軍(四川省委組織部長)。丁興農未能依序遞補爲中央委員,卻讓排名第四的于吉紅(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超前,同排名第一、第三的丁向羣、於立軍一起,遞補爲中央委員。顯然是因爲火箭軍高層集體出事,丁興農未能倖免,至少受到牽連。

關於秦剛,依然稱“同志”,宣稱他“辭職”,故而免去他的中央委員職務。對照今年2月底,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前夕,當局宣稱“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接受秦剛辭去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當時並未稱他爲同志。去年7月底,當局宣稱“免去秦剛兼任的外交部部長職務”;去年10月底,“免去秦剛的國務委員職務。”都是直接宣佈免職,且不稱同志。

可見,最後,秦剛屬於某種形式的軟着陸,而且,出事一年多來,習當局處置他的調子越來越軟。爲何如此?何以對秦剛網開一面?

第一種可能,與秦剛發生私情並生育共同小孩的傅曉田,前鳳凰衛視高級記者,根據各方消息,早先應是中共間諜,後來又變身爲英美間諜,雙面間諜,或棄暗投明。但與之相好的秦剛看來並非間諜,而且可能對傅曉田的前後身份不知情。於是,審查的最後結論,極可能是,秦剛本人並未“投敵”,屬於犯下嚴重政治錯誤,至少不再適合擔任外交部長、國務委員和中央委員。

第二種可能,看在第一夫人彭麗媛的面子上。因爲秦剛的升遷,尤其連升三級、成爲副國級領導人,各種信息渠道顯示,彭麗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秦剛夫人林彥與彭麗媛交好,兩人互送月餅,僅僅是其中一個情節。極可能,彭麗媛與林彥,或習近平夫婦與秦剛夫婦之間交情匪淺。於是,看在這種關係份上,也是爲了保全彭麗媛的面子,秦剛獲從輕發落

第三種可能,正如國內和國際上紛紛傳言:秦剛或已死亡?根據這些傳言,秦剛要麼死於酷刑、要麼死於自殺。既然人已經死亡,查處就沒有必要了,甚至宣佈某種罪行也不那麼方便了,連個“生活作風問題”都不提了。或許,正是爲了掩蓋秦剛的非正常死亡,習當局纔想出了“主動辭職”這個點子?讓事情模糊了事。以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最後宣告爲界,此事不了了之。秦剛至今生死不明、下落不明。但習當局顯然希望此事到此爲止。

至於李尚福和李玉超,前國防部長和火箭軍司令,均擁有上將軍銜,受查處被撤銷中央委員職務,應在預料之中。但相關的措辭簡單而低調,而且拉了一個級別極不對稱的中將孫金明來陪綁,同時宣佈開除這三人的黨籍。這裏有兩處疑點:

疑點之一,爲何不直接說開除李尚福、李玉超的中央委員職務?他們兩人失去的中央委員職務和秦剛“辭去”的中央委員職務加在一起,剛好構成三個候補中央委員的遞補。疑點之二,爲何把既非中央委員、也非中央候補委員的孫金明提到三中全會上來處置?以孫的火箭軍參謀長和中將身份,完全應該在對應的單位裏做對應級別的處理,比如在火箭軍裏,就有可以開除他黨籍的黨委會。何必小題大做?

筆者分析,故意把孫金明拉到這裏,以及不提李尚福和李玉超被撤銷中央委員職務,是爲了遮醜,並遮掩更多本應遭查處撤職的高官。比如火箭軍政委徐忠波、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巨乾生,他們均已被免職,戰略支援部隊也遭就地解散,這兩人也都是中央委員,他們的下落如何?當局尚未交代。

另外,二十大排除團派之後,習近平組建一派獨大的政府,但僅在一年多間,就有三名部長下臺,除了外交部長秦剛、國防部長李尚福,還有農業農村部長唐仁健,後者也是中央委員,何不在三中全會上一併開除?

須知,這屆三中全會一拖再拖,原因之一,就是在大量高官、大批中央委員出事的背景下。出事者包括:外交部長(秦剛),農業農村部長(唐仁健)、兩任國防部長(魏鳳和和李尚福)、三任火箭軍司令(包括魏鳳和、周亞寧和李玉超)、幾任空軍司令(丁來杭等)、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巨乾生)等。

北京原本放風:把他們都放到三中全會處理。結果,雷聲大,雨點小。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顯然,爲了減少政治震盪,尤其顧忌外界對習近平用人不察、用人失察的議論紛紛,保全他的顏面,三中全會最後以簡單、淺淡、低調的筆墨在人事變遷上矇混過關。

(本文僅代表特約評論員之立場與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