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笔者观察到,华语世界呈现着对北韩第三代独裁者金正恩的两极分化态度,中国的左派基于阶级友谊,像北韩官方媒体的复读机一般,对金正恩和北韩当局大加歌颂;而中国的所谓右派“公知”基于以往的意识形态偏见,是“逢朝必反”。这样不理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阻碍着华语世界的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北韩。
金正恩的掌权,意味着北韩当局需要从长期以来形成的“先军政治”走向“先党政治”。首先我们说先军政治体制。先军政治体制是北韩苦难行军滋生的特殊政治形态,这种体制造成了北韩犹如“杨梅大疮”的畸形政经结构,但确实是金正日时代北韩当局续命、维系独裁统治之路径。在这种政治体制下,金正日频繁视察军事训练场地,与此同时北韩的经济也大量地被军阀所掌控。1997年4月起,北韩的协同农场(集体农庄)与铁道事业大量地被军事部门托管,军事经济大量地渗透进北韩社会的方方面面。
金正日为了讨军阀势力的欢心,在北韩发生大饥荒、大量民众饿死的时期,依然使用别墅、豪车等手段笼络统治上层,形成了北韩特色的“礼物政治”。太永浩任外交官时期,还为统治上层购买过丹麦进口啤酒。据熟悉北韩问题的韩国《中央日报》记者李永钟了解,先军政治形成的受惠阶层大约1400人,这就是北韩的既得利益阶层。
对受惠阶层影响最大的是南北韩的和解与合作,这会破除军阀势力的利益,所以军阀阶层千方百计地对它进行阻挠。不断地对外挑衅仅仅是军阀阶层对外部势力制裁北韩而引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外部表现罢了。
北韩走向国家正常化便是金正恩的一项实验。因为北韩和南韩一样,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金正恩执政后,他采取“先党政治”,收军阀利益于内阁。破除先军政治,这不仅仅是稳固政权的考虑,更是为了北韩的未来。韩半岛和平进程中的任何挫折,都可能是军阀派与改革派斗争中的缩影。掌握这一点,就掌握了韩半岛和平问题的核心。
金正恩并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冷血独裁者。第一,他在瑞士留过学,知道西方的先进思想;此外,他是反共改革派,犹如中共的赵紫阳与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中共如果真的想打造独裁者的命运共同体,就要坚决与这个未来友美国反中国的国家划清界限。太永浩不久前都说了,朝鲜将采取“疏中睦俄”的外交政策。另一点,几年前一位韩裔宗教教主、具有反共倾向的统一教创始人文鲜明去世后,金正恩发悼词表示哀悼,如果从这里都看不出来金正恩的真实一面,那么就太愚蠢了。当北韩改革派金养健去世后,金正恩哀痛不已,还在葬礼上摸一摸他的面容,说明金正恩实际上站在北韩内部的改革派一侧。某些右派人士基于以往的反朝立场,说这是“鳄鱼的眼泪”,此言差矣。
希望华语世界的读者多思考思考,还原一个客观的北韩和金正恩。
(作者自称为“一位研究半岛问题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