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民主拥护者中,流行着“数人头好过砍人头”这句话。
这句话当然没错。民主就是通过一人一票的普选、代替血腥的暴力冲突与残酷的政治斗争,实现“主权在民”与和平的政治竞合。不过,“数人头”只是好于“砍人头”,前者本身同样是复杂的、利弊兼俱的。
首先,“数人头”意味着“少数服从多数”,那么,多数人的选择就是对的吗?显然不是。单按人数多寡而忽略是非曲直来选人论事,本身就悖于理、拙于情。
其次,“数人头”也可能成为“多数人利益压过少数人权利”的“多数暴政”。例如,LGBT群体是少数,难道应该由多数人决定其权利与命运?各国少数族裔,难道应对多数族裔唯命是从?依照身份归属而非人道理性的“站队不站对”,是“数人头”的弊病之一。
第三,群众是容易被欺骗、蛊惑、煽动的,容易被短期和眼前利益利诱的。例如2016年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就受到外国和国内极右翼的假新闻影响。
“数人头”的这些缺点,也是拥护专制者经常用来否定民主的借口。民主制度并不完美,但它终究是好于专制的。然而,这些缺点同样需要我们正视、解决,而不是把批评民主的人一律视为“五毛”、独裁者的喉舌。
事实上,针对“数人头”的缺陷,自民主政治发端以来,就不断有措施改进、修补。例如“宪政民主”,宪政不仅是对民主的补充,也是对民主(“数人头”)的约束。宪政以法律和制度为形式,对上约束政府和议会,对下规范公民和社会秩序。同样,如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其目的之一也是为避免“多数暴政”。
近百年来,一方面,民主政治蓬勃发展,一人一票的普选复盖了大多数国家和人口;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下,暴露出更多问题,面临更多样的挑战。如后工业时代国民价值取向的分化和身份政治的泛滥、网际网路时代假新闻泛滥对选民思想的冲击,都是典型的例子。 面对民主政治的新挑战,我们需要反思和改变。
例如面对假新闻和政治谣言对民主政治的破坏,改进公民教育,尤其强化通识教育、教授公民基本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理性全面的思维方式,都是迫在眉睫的。苏格拉底的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就是既基于人本主义(以人而非神为中心)又强调理性主义(有了思想力的人才可能明辨是非)。愚昧者是易被操纵的,所以我们需要有独立思考与基本常识的公民。要让“数人头”变成“析智慧”。
总之,“数人头”代替“砍人头”,只是民主政治的开端而已。
(作者为旅居欧洲的中国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