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屯门发生的行刺议员何君尧事件,各路媒体都认为这是自导自演,或者认为是何某被做局,而自己不知。总之是以阴谋论为主。
笔者倒持相反观点,持这种阴谋论观点者是彻底排除了目前香港有人出于个人的政治思想和动机,策划和实施了这次行刺的可能性。而从目前的香港的政治生态看,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是存在滋生土壤的。
何君尧何许人?卖港求荣的急先锋。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国殇日游览长城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他左手折于胸前,右手手持国旗,身体前倾,做冲锋陷阵状。这个姿势对于有点年龄的国人是非常熟悉的,因为这姿势常见于我国政治运动的宣传划中,是红卫兵,解放军的标准动作。这种露骨的作态,难道不会引起港人行刺的冲动?
香港的抗争活动已经持续了数月。在民意苦苦等不着政府回应的时候,出现几个失去耐心的人士,策划并进行刺杀是有可能的,而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有迹可循。比如革命党人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实施过针对清廷官员的暗杀。而早年的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同样也是因为起义失败。所以在政治运动受挫之后,诞生刺杀行为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而从政治智慧来说,做局牺牲何某代价太高,是一步险棋。至少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刺杀事件万一起了示范效应,如果进一步形成政治风潮怎么办?亲北京人士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怎么办?已经留下了活口,万一日后反水怎么办?与其刺何,不如在抗争活动中,击杀警察,并嫁祸给抗争者,不是更容易吗?而用某人的个人行动做文章,阻止选举,意图会不会太明显了?
持阴谋论者,他们主要从分析视频的角度出发,对刺杀者,摄像者的动作做出解读。笔者认为刺杀者并非职业杀手,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有些动作不连贯,甚至和行刺意图有不一致的地方是很正常的。而拍摄者本就有拍摄的目的,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更要进行全面记录,记录全面也合乎常理。所以从视频内容的分析来得出结论,难免有些牵强。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何君尧已经出院。何某11月6日遇刺,11月8日出院,如果确实自导自演,是不是也应该再多住个几日?
所以笔者认为,阴谋论甚嚣尘上倒也无所谓,但误解刺客的主观动机是对行刺者的不公,这起事件更大可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希望各路媒体对他有个公正的评价。而至于此次行刺的正义性以及合法性,是个很深刻的话题,笔者不敢妄言,只能留给历史去做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