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最近的民调,支持度已经跌到只有13%。普罗大众已经不太关心台湾的主权问题,而是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原先说只要与中国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台湾经济就会好转证明是一场谎言;现在又把焦点指向美国说,只要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台湾经济也将好转。殊不知,外贸只是经济的一个部分,没有骄人的经济成就,拿什么出口?可是正当台湾民众要求马英九政府改组内阁,撤换不称职的财经官员时,马英九却来了个神来之笔,财经官员一个不动,却撤换涉及两岸与美国的官员。
最使人意外的是,陆委会主委由45岁的王郁琦接任,海基会董事长则由长期跟随吴敦义的林中森出掌。吴敦义主要仕途是高雄市长、立法委员,国民党秘书长、行政院长,对两岸关系并不熟悉,林中森自然也是,这次出任前是担任国民党秘书长。
马英九解释说,他是一张白纸云云。没有社会经历的人大多是白纸一张,难道出任重要职务不需要适当的相关经验吗?许多人的解读是马英九不想与一些弊案沾边的吴敦义做他的接班人,为避免林中森操控党务而把他请走。为此,原先是无给职的海基会董事长,也因为林中森的到任而改为每月有三十万元的高薪,旨在安抚吴敦义与林中森。
王郁琦原是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是马的心腹,马英九竞选连任时,才把他调入国安会做谘询委员,换上更年轻的发言人,便于争取年轻人选票。陆委会负有协调统合各部会两岸政策的责任,形同小内阁,王郁琦资历太浅,也从来没有处理两岸事务的经验。但是马办解释,王在国安会就是研究两岸与外交事务,马英九的头号亲信金溥聪更出来打包票说,王是马英九的分身,王与马可以画上等号。岂料最近王郁琦在立法院接受备询时,立委拿出9名中共政治局常委的照片,王郁琦居然只认得胡锦涛与习近平2人,成为大笑话。他连主管对台统战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都不认得,实在使人寒心,他对中国大陆到底了解多少,未来工作怎么做?
马英九任用这样“浅嫩”的人,有解读为这样就可以完全操控两岸政策,不会有杂音。这就意味着马英九将对两岸政策有重大转折,也就是他连任时所声言的,要给自己留下历史定位。问题是,如果王郁琦与马英九画上等号,以王郁琦对中国的无知,马英九也是如此,那么他的转折,将把台湾带向何方?
对这一点,台湾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因为金溥聪也被委任为驻美代表,表示马英九厚美薄中;一种说法是,马英九将借王郁琦的无知,两岸政策会出现暴冲,王郁琦不会有异议,如果出事,也容易将他牺牲,而金溥聪只是负责稳住台美关系,避免美国出来干扰。
而实际上,台美关系已经出现微妙变化,那是出现在马英九对保钓的态度上。台湾的安全借助美日安保条约,所以北京极力拉拢台湾联合保钓,分化台湾与美日的关系。过去马英九讲过与日本“不惜一战”,但也只是说说,但是最近有关保钓的言行,已经愈来愈往中国方面倾斜,与美日唱对台戏。因此美方高层官员第一次缺席连续举行11届的美台国防工业会议,被解读为美国对马英九近来保钓言行的不满。问题是美国有何有力措施来制止马英九?否则也许更加速马英九倒向中国,以争取历史定位。
北京对马英九这一招也吃不透,不知道马英九玩什么把戏?如果按照“厚美薄中”的说法,把少不更事或对中国不了解的王郁琦与林中森放在同中国打交道的重要岗位上,认为这是对中国的轻蔑与挑□?还是有意让中国轻易在谈判桌上取胜,加速统一的脚步?不论马英九的意图是什么,他的这样安排,意味着未来的日子里,中美台的三角关系可能出现重大变化。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所做的评论)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