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中国历史及现实中的影响力(史东)

各位听众朋友,最近香港举行选举,实际上更加反映出香港这个地方对中国政治的敏感性。因为在近现代历史上,香港历来都是中国大陆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中心。那么,今天我们就这个题目来给大家讲一讲。

0:00 / 0:00

香港靠近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而中国南方的广东省,历来有天高皇帝远、远离中国北方政治中心的优势。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多政治颠覆运动都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而大张旗鼓地展开。

第一位以香港为基地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的政治家,是创立中华民国的孙中山先生。可以说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活动,首先是从香港开始的。1884年中法战争中间,中国军队在越南打败了法国殖民军,但是昏庸的清朝政府反而和败军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条约》。当时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读书,是黄仁书院的学生,深深为这件事情震动。他决心致力革命,召合同志,推翻满清。

当时香港是一个什么人都有的城市,孙中山广结善缘,与同情革命的各种人打交道。在香港,孙中山结交了像康德黎这样的英国人,又和西方新闻界的记者打得火热,同时还与满清的地方黑社会建立了紧密关系。经过在香港多年的惨淡经营,孙中山决定在1895年以香港为基地,发动广州起义。决定以农历9月初九,利用大批香港人回乡祭祀祖先的机会,从香港偷运大批军火到广州,发动起义。

但是清军事先获取了起义的情报,导致广州起义失败,而且清廷向港英当局施加压力,于第二年、也就是1896年的3月4号由港督罗便臣,向孙中山发出为期5年的驱逐令。孙中山不得不离开香港,转赴日本。

但是孙中山先生利用英国驱逐令文字上的漏洞,在1896年之后,多次来到香港从事革命活动。英国人驱逐令上只说孙中山5年之内不得“足履斯土”、也就是说不得双脚踏上香港的土地,但是孙中山每次到达香港后,总是在香港的轮船上和革命党人见面,策划反清活动,5年之后,确实没有“足履斯土”,但孙中山已经成为香港的常客了。

在20世纪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香港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各种各样政治阴谋的天堂,是各种政治势力的间谍、特务云集的地方。很著名的一次政治谋杀事件是1955年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当时中共总理周恩来,率领一批随员和新闻记者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出席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印度总理尼赫鲁为了向中共表示友好,特别将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拨给中国代表团使用。

但是这架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加油的时候,据说有一位国民党的特工人员秘密将一枚定时炸弹放入。在克什米尔公主号起飞前,周恩来突然改变原定计划,决定不乘坐这架飞机,而让其他的中共代表团成员继续呆在飞机上。

克什米尔公主号从启德机场起飞3小时后,在空中爆炸,机上所有的中共成员全部丧生。这件事情成了中共在国际上谴责国民党的头条新闻。但是有一个问题历史学家一直始终没有搞清楚,那就是周恩来为什么突然在起飞前决定不坐这架装有炸弹的飞机?如果他事先知道有危险而改变了行程,为什么还继续让他的同志们去冒险?

当时香港的总督叫葛量洪,葛量洪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一段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他说当飞机出事之后,香港当局立即全力以赴、侦破杀人凶手,并要求中共给与配合。但是令葛量洪十分迷惑的是中共立即向他提供了非常仔细和具体的情报,十分肯定地证明了国民党特工人员企图杀死周恩来的计划。香港总督葛量洪写道,既然中共知道得这么多、这么仔细,为什么在事先不告诉香港当局而逮捕肇事者、从而避免无辜的死亡?言下之意,希望各位有心人仔细琢磨。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