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门户政策的奠基人海约翰(史东)

海约翰是美国对华门户政策的奠基人。他于1838年10月8号出生在美国中西部印第安那州。年轻的时候,他到美国常青藤学校之一的布朗大学深造。1858年,海约翰在他叔叔的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并由此接触到了不少名人。其中之一是一位名叫约翰•尼可奈的政治活跃人物。

0:00 / 0:00

尼可奈在当时美国为奴隶制度废、存问题而造成南北对立的情况下,成了当时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随从和秘书。在林肯进入白宫之后,尼可奈推荐海约翰作为林肯的秘书,同时也进入了白宫。

在这期间,海约翰和尼可奈把自己看成业余的历史学家。他俩收集、保存了林肯总统大量的文件、档案。在内战结束之后,海约翰花了几十天的时间,整理、出版林肯的传记和选集,成了研究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的学术权威,名扬海内外。

但是海约翰在写历史书而名声大振的同时,也在政坛上交上好运气。1897年美国共和党新任总统麦金莱任命海约翰为驻英国大使。一年之后,也就是1898年,海约翰一下子升到国务卿的高位,全面主管美国外交政策。而1898年正好又是美国历史上很关键的一年,可以说海约翰真的是授命于危难之中。当年美国和老牌殖民帝国的西班牙发生了全面战争,并且打败西班牙。海约翰利用他娴熟的外交技巧,迫使西班牙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哥、关岛让给了美国,并以两千万美元的价格从西班牙手中买下了菲律宾。从此美国正式加入殖民国家的行列,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同时拥有殖民地。

美国占领菲律宾之后,中美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当时正值日本在东亚猖獗一时,在《马关条约》之后,得寸进尺,向中国索要更多的领土主权。一年之后,排外仇洋的义和团大举爆发,给了西方列强和日本极好的借口,来瓜分整个中国。两万多八国联军不仅占领了中国首都,而且纷纷各就各位,进行领土划分。面对这种情况,深谋远虑的海约翰挺身而出,在麦金莱总统的支持下,向西方各国及日本发表强烈、明确的外交照会,宣布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为“门户开放”政策。它包括两项基本的原则:第一,美国坚决要求列强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各国不得瓜分中国领土;第二,中国的市场应该对外开放,而各国的商业机会应该均等,不得由任何一个国家独占。

海约翰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二十世纪前半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石。不管他的动机如何,在当时中国面临瓜分的危急情况下,门户开放政策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在1900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中国领土得以保持完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海约翰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可惜的是,他于1905年7月1号在任期内死去。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