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战争时期的同盟关系随着战火的熄灭而很快消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苏联在欧洲肆无忌惮地搞颠覆、扩张行为。苏联通过机枪、坦克的威胁,于1946到1947年,颠覆了波兰政府,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希腊、土耳其、甚至意大利。
1948年,斯大林更是赤裸裸地通过武装政变的方式,推翻了民主选举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同时还采取军事冒险主义、武装封锁西柏林,挑起了柏林危机。这还不够,斯大林还指使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共产党,进行捣乱破坏活动。
面对这一系列公然的共产党的挑衅行为,西方民主国家感到势单力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势力强大的核子国家、美国拉在一起,建立一个统一的军事联盟来对付苏联。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华盛顿签署成立。最初的签约国有12个,包括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冰岛、挪威和加拿大。1959年西德加入。随后,西班牙、土耳其和希腊也加入,共有16个成员国。
北约虽然面对苏联的共同威胁而众志成城、团结合作,但也在内部团结上遇到不少波折。首先是共产党的破坏。在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议会里面竭力阻挠北约行动。意共总书记陶里亚蒂在意大利国会讨论加入北约的时候,破口大骂、并引起了打架和斗殴事件。
另外,法国至从戴高乐当总统之后,一直不满美国在北约里面的领袖地位、而大闹分裂。从1959年起,法国公开与北约争吵,拒绝按照规定将三分之一的海军力量部署在地中海地区、由北约统一指挥。1966年,戴高乐终于宣布法国从此退出北约,北约总指挥部于是从巴黎迁到比利时。但是法国虽然退出了北约,一般来讲,在大政方针上一直和北约保持一致的口径。
一九七十和八十年代,苏联在东欧部署大量的瞄准西欧的中程核导弹。北约采取相应措施,在西欧部署了防御性的核导弹,引起了大规模的防核运动。
八十年代末,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结束,饱受苏联长期占领、并有着英勇反共经历的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坚决要求加入北约,以阻止俄国人重新入侵。1999年初,这三个国家终于加入,北约成员国一下子增加到19个。
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尼亚、和罗马尼亚,也加入了北约,成员国一下子增加到26个。2009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也加入了这个军事政治联盟,使现在的北约成员国一下子增加到28个。
目前北约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阿富汗地区,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军事和政治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目标和具体的体现。北约的未来走向,是决定世界未来格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