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传播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李约瑟(史东)

各位听众朋友,我们经常讲中国古代有非常卓越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我们还经常抱怨外部世界不怎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这种丰富的宝藏。那幺,实际上在世界上有一位传播中国古代科学成果非常卓越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李约瑟。

0:00 / 0:00

李约瑟是英国人,他的英文名字叫Joseph Needham。他于1900年出生,那年正好是中国义和团爆发的时候。他的父亲是英国有名的医生。长大之后,李约瑟进入了剑桥大学医学院。可是大学还没有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李约瑟便又加入了英国海军,当了一名军医。战争结束之后,他回到了剑桥大学,完成了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被留校,做生物化学的研究员。

1936年,李约瑟首次对中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有三位中国的科学家到剑桥大学访问,其中的一位鲁桂珍女士是中国的古代医药技术的专家。李约瑟对鲁桂珍女士、以及鲁桂珍女士的研究成果发生了重大的兴趣。他开始细心地研究起中国的文化和古代科技,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英国在科学和工业上加强了合作,成立了联络性质的中英科学协会。1942年,李约瑟被派到中国,担任这个协会的主任委员,常驻重庆和昆明等地,使李约瑟得到了认识许多知名的中国学者的机会。

李约瑟在中国一共呆了四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产生了写作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念头,立即得到了中国著名科学家何丙郁、王铃等人的积极协助,并开始在中国接触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和文物,为进一步研究和写作做好了准备。

在李约瑟之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在西方只是支鳞片爪。一般的人只知道中国人发明过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还没有任何一个人系统地、全面地把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整理成为理论和成就,并进行研究。

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李约瑟于1954年出版了举世闻名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一卷。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这本巨著一共出了七卷。部头之大、研究之深、涉及面之广,为世界出版史上所罕见。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以极其详尽的篇幅,总结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西方世界第一次得知早在孔子的时候,中国人就知道和记载了慧星、日蚀、陨石等天文现象;东汉的时候开始使用算盘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中国人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学、机械学、纺织学、军事学、植物学、医学等重大科学方面,都大大超过西方世界,一般要早两百到一千年。只是到了近代,西方才在一些关键学科上赶上和超过了中国。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水平发达的原因,做了十分详尽的解释。他认为这和中国人人生观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没有象基督教文化那样认为人类负有原罪、也不只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性的阶段,中国人的世界是实实在在的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他同时还认为道家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约瑟不久以前在英国逝世。但是他毕生为传播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丰功伟绩,已经在西方开花结果。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