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荣是2000年8月份被中国国家安全部的特工人员逮捕,罪名一直不太明朗。据当年同时被以间谍罪抓获的文革历史专家宋永毅先生说,中国安全部门认为徐泽荣是英国军事情报局的间谍,当然这种说法中共政府没有提供任何的证据。
那么,徐泽荣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学者呢?他是广州人,父亲是解放军的军官,母亲是海外华侨,他曾经长期在中山大学工作。这样的家庭背景和许许多多中国人一样,使得徐泽荣经历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波折。1977年中共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徐泽荣于1978年考进上海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之后,徐泽荣东转西转,于1985年利用特殊关系离开中国,移民定居到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成了香港居民。
97年香港回归大陆之后,徐泽荣继续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居民。一般跑到香港的大陆人大多是政治难民、和与中共过不去的人士,徐泽荣政治上并非如此。在香港时还和中国政府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还曾一度在新华社香港分社里面工作过,在那里当过研究员。
不过在香港的时候,徐泽荣对中共的国际主义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上研究生院,继续深造。首先,他进了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专门研究中共的对外联络部的支持、扶持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的历史,他的硕士论文的题目叫做《中国与泰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不久,徐泽荣到美国哈佛大学当过访问学者。最后,他跑到了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去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9年徐泽荣从牛津大学拿到历史学博士,他的论文着重讲40年代和50年代中共和苏联的秘密关系,尤其是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向中共提供的关键性的援助。这种看法当然惹起了中共有关部门的不满。不过,从英国拿到了博士之后,徐泽荣虽然是香港居民,还是抱着“一国两制”就是好的愿望,回到广州,任广州社会科学院和中山大学的副研究员,还在香港办了一个叫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的刊物。
不过,徐泽荣对中共历史的好奇心也许太强,在2000年春天,他在《亚洲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联部在湖南省替马来西亚共产党搞秘密电台的文章,终于惹下大祸。据说这是徐泽荣被捕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