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从荒蛮之地发展成政治庇护的天堂(史东)

大家知道,香港本身并不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地方。在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外相帕麦斯顿在听到英国海军官员从中国人手中拿下香港的时候,大发雷霆。

0:00 / 0:00

他认为香港偏僻荒凉、少有人家,是不毛之地,并且为此将这位海军军官撤职查办。再者,香港常常风灾、火灾不断,瘟疫流行,海盗猖獗。

但是英国人接管后,对这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健全规章、倡行廉政、肃黄扫黑。

虽然没有民主,但是基本人权法治和新闻自由得到了保障。

在160多年时间里,香港从一个仅有几千人的小岛,发展成为今天有好几百万人的经济奇迹。其间的经历也十分坎坷。

在殖民地初期,港英当局没有限制中国大陆入港人数。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两广地区生灵涂炭。1852年大量内陆居民流入香港,香港第一次被不少饱受兵灾战乱的中国人看成世外桃源。大量的难民导致香港人口大幅度地增加,从1850年的3万人,增加到1870年的12万人。

到了20世纪,香港作为中国老百姓逃命的地方,更加明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实行几十年的政治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就不会有几百万勤劳、智慧和富有创业精神的中国同胞,离乡背井、逃避迫害而定居香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短短几十年之内,把这个饱经日本占领军蹂躏的小岛,建成20世纪末期的经济奇迹。

第一批逃离中共政权而流亡到香港的高潮,发生在1949年到1950年期间。

当时大批富有的知识分子和资本家、中小产业人士和在国共两党的厮杀中持中间态度的同胞,纷纷逃到香港,使香港人口急剧膨胀。

在1945年日本投降的时候,香港总人口仅有61万人。

但是到了1950年底,在5年之内一下子突然增加到200万人。

港英当局悲喜交加,喜的是这批难民给香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资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悲的是社会秩序和安置工作非常困难,而又生怕得罪咄咄逼人、喜欢“宜将剩勇追穷寇”、擅长“痛打落水狗”的中共政权和人民解放军。

痛定思痛,香港当局于1951年与中共默默配合,规定到香港的大陆人口每天不能超过50人,并且要通过广东话语言考试,以便来阻止其它省份的大陆人士逃亡到香港。

但是尽管如此,政治难民仍然蜂拥而入。非法偷渡入境,到1950年又达到一个高潮。

1958年中共大跃进运动造成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不下四千万同胞死于中共“豪放的革命气概”所造成的饥饿。

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中,香港又成为中国人逃难的天堂。

仅1961年一年中间,就有1万5千大陆难民合法进入香港,而同年非法偷渡入境的则达到4万人。

到1966年,逃难人数又达到高潮,是香港殖民史上最悲壮的历史事件,香港成为全世界首次看到中共统治内幕的窗口。

从1950年开始,香港总人口每十年增加100万。

其中90%以上的,是中国的政治难民。到80年代初中英谈判的时候,香港总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在1989年中共血腥镇压“六四”天安门民主运动之后,香港的中国人噩梦重演,悲愤万分,积极投入中国的民主运动。

在向英国殖民当局争取更多民主权利的同时,更是积极拯救“六四”遇难同胞。

因为他们知道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人,有人权而没有民主,但是回归中国之后,香港人也许会变得既没有人权又没有民主,成为中共爱国主义高调下的可怜的牺牲品。

所以说香港的老百姓对中国大陆的政治变局,是有非常敏感的神经。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香港的民众往往是首先行动起来。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