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安臣于1821年出生在美国的麻萨诸塞州。1846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浦安臣对美国政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美国党派林立,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一个政治组织叫“一无所知党”,引起了他的注意,浦安臣就加入了这个组织。
不久,美国全国对奴隶制度大吵起来,一群反对黑人奴隶制的人,在1854年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党,就是今天的美国的“共和党”。浦安臣是美国共和党创始人之一,当时他已经是麻萨诸塞州的参议员。从1855年开始,他进入美国国会,当了6年的国会议员。1861年,林肯总统就职后不久,就派浦安臣来到中国,任美国第13任驻华公使,一干就是6年。
当时中国的清朝政府正值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太平天国起义把整个清朝弄得疲惫不堪,各个西方列强又趁机落井下石,在中国培植亲信,争取更多的权力。浦安臣虽然是一国之使臣,代表了美国政府的利益,但是他对弱不禁风的中国政府和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同情。在他任公使的时候,有一次一位美国人在中国为非作歹,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不少麻烦,浦安臣在听到了中国受害人的证词之后,立即以公使身份命令将那位美籍犯人处以死刑,抛出去吊死。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听说这件事之后,曾对浦安臣大加赞赏。
正是由于这种超人的正义感,在1867年浦安臣期满回国之际,束手无策的清朝政府做出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决定,也就是任命浦安臣为清朝政府的全权使节,代表中国政府出洋与五个西方列强订立了条约。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派遣使臣前往各国谈判和订立条约,而领头的竟不是一位中国人而是一位美国人。
浦安臣使团共有33人,先后访问了美、英、法、德、俄五国。在谈判、修订不平等的天津、北京等条约的时候,浦安臣积极为争取维护中国的主权而努力,取得了各国对中国领土完整的尊重。但是由一个外国人代表中国进行如此有关民族主权和国家尊严的谈判,本身就是国家抬不起头来的表现,各国的尊重也是表面和暂时的,法国、德国和俄国尤其如此。
浦安臣使团的巨大作用,是暂时缓和了各国对华的强硬政策。在这次环球旅行的最后一站——俄国,浦安臣劳累成疾,感染上肺炎,于1870年2月13号在圣彼得堡逝世,终年只有50岁。清朝政府为了表彰浦安臣,特别授予一品官衔,以及抚恤金一万两银子。
浦安臣逝世之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1909年在旧金山南郊建立一座以浦安臣命名的城市,这就是今天的Burlingame,如今已经成为加州华人聚居的地方之一。
美国著名的马克•吐温就浦安臣的逝世写下了很真诚的悼词,他说“浦安臣对各国人民的无私帮助和仁慈胸怀已经越过国界,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世界公民。他为人勇敢、诚恳、宽厚,酷爱正义和自由,是一位全才的巨人。他是一位教育家、演说家、思想家,是一位最最伟大的人。”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