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改革的特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回顾与展望之三 (王丹)

这次节目延续前面两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讨论。上周我谈到中国改革开放有四个特点,第一个就是这是一个自我矛盾的改革。今天谈谈其他三个特点。

(文章只代表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这次节目延续前面两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讨论。上周我谈到中国改革开放有四个特点,第一个就是这是一个自我矛盾的改革。今天谈谈其他三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社会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就是民族精神的匮乏和道德与伦理的全面沉沦。人民对于民族精神的渴求表现在对国家统一的捍卫以及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民族自尊心的高需求上,但是在扭曲的社会环境下,这样萌芽的民族精神被逐渐引导到与民主,人权等人类基本价值对立的方向上,产生了具备暴力性质的民族主义狂热,这是未来十年最令人忧心的社会动向。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个人获得了自由,个人的精神也在成长,人们知道了自己权利的重要性,懂得了只有自己才能保卫自己的利益。应该说,最近这些年来,高调的理想主义的政治诉求在减少、降温,但现实主义的,对自己权利、利益的捍卫却在不断升温。

第三个特点就是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在中国变成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这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路径选择导致的。中国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鼓励少数人利用制度落差先富起来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思路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由谁来决定是哪些人可以先富起来?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善的时候,显然不是市场做这个决定,于是就变成是政治权力来决定财富的重新分配,在没有民主制度作为监督机制的条件下,这很自然地就会导致社会不公的出现,那些与权力没有关系的弱势群体成为牺牲品,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利益集团获取暴利的垫脚石,他们的不满正在积累之中,早晚会爆发出来。第二,当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各项制度准备成型的时候,原先那些新富阶层为了保有自己的利益,势必会反对新的改革,他们,也就是权贵集团,因此而成为未来改革的最大阻力。这从某种程度上推翻了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观点,就是致富了的中产阶级会自发产生民主化的冲动。

第四个特点就是,我们还要看到,目前来说,尽管存在大规模的社会不公,但中国并不存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阶层斗争的迹象,而官民之间的矛盾才是根本的矛盾。也就是说,政治问题,会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核心问题。这有两个发展的方向:一个是民众对自己利益的捍卫,使得他们痛恨政府的肆意欺凌。第二个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他们都有驾驭政治的欲望和手段,他们之间的争斗也要求他们建立规矩。第三个是经济和社会精英对专制权力的痛恨,他们迫切地希望限制权力,如果不是驾驭权力的话。这三个方向如何发展、演化,将决定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