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接下来我要讲述几位伏藏师的故事。比如秋吉林巴,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伏藏大师,降生在图伯特东部囊谦地方,伟大的莲花生大士亲自授记他的出世,为一百零八位大伏藏师中的一位,而他们均与莲师无二无别。
在整个图伯特流传着关于秋吉林巴的许多神奇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则讲述在某个月园之日的正午,他远游至某地,刚被人们迎请上法座,忽然一跃而起,冲出门外,策马驰入一条湍急的河流之中,良久才高举一卷黄色的羊皮经书出现在万分惊愕的人们眼前。原来这是因为他在喝茶的当下,于瞬间产生的正观中,见到佛母耶协措杰对他说,门外的河里有只大鳄鱼看管着伏藏,那是她在久远以前遵莲师的命令藏下的秘笈,但护法神化现的大鳄鱼将在满月的这天正午闭口,如果它这次闭上嘴,六十年内将无人能够取出它含在嘴里的伏藏,而这个伏藏中载有许多忿怒本尊的法门,适合秋吉林巴那个动乱的时代,他也正是可以修习并弘扬这些教法的上师,因此在耶协措杰的催促下,秋吉林巴及时地从鳄鱼的利齿间,夺下了这部后来利益众生的重要密籍。

值得一提的是,伏藏师并非清一色为男性上师,久嫫曼摩便是一位出现于十三世纪的女伏藏师。她是一个孤儿,很小就失去了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去放牧,一次她在莲花生大士禅修过的一座洞穴边睡着了,梦见众多空行母正在洞里举行密续仪式,金刚亥母从岩石中取出一部发黄的经书放在她的头上,预言她将获得不可思议的开悟境界。醒来以后,她性情大变,行为古怪,人们都叫她“久嫫曼摩”,意思是“被魔附身”,直至后来才知她是一位伏藏师,并把那部从梦中取得的伏藏《空行母秘密总集》称为“久嫫曼摩的发现”。后来,这位“睡梦空行母”、另一位伏藏大师秋旺上师的智慧配偶,在西藏中部一座向风的山巅举行了一个金刚会供后,像鸟儿一般飞向空中,进入了空行的净土,而由她口传的法门一直流传至今。
并且,图伯特本土宗教即本教也有伏藏师。记得多年前,我读过一位藏人女作家记录近代本教女伏藏师卡西翁姆的文章,十分生动而奇特,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卡西翁姆出生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一九三六年生人,1980年代末辞世,以取出大量的伏藏和坎坷而传奇的身世而广为人知。关于她取伏藏的神奇经历,据那篇文章记载她身边一位随从回忆某次去神山纳扎嘎转经时进入一座很大的山洞[1]:

“…… 康珠(空行母)用手擦了擦榔头,然后用右手中指和拇指抓住榔头,再慢慢抬起。榔头在头顶上转了一圈,然后轻轻碰了一下石柱,我听到很微弱但很清脆的一声‘铛’。榔头停在石柱上,紧接着石柱有‘常’的声音响起,悠悠地渐渐远去了,又重新响起,反复响了七次,我们都听见了。
这时我见到石柱敞开了一扇门,如闪电般,洞里明亮如白昼,只见石柱放大成为一个大厅,厅里有近千尊佛像,金光闪闪,佛像仿佛是十分整齐地放在地上,几秒钟过去了,那强光突然消失,我手里的电筒又照见了先前的石柱。
又过了一会儿,强光出现了,石柱门又一次打开了,同样金光灿烂,这次我看见约有三十尊放大的佛像,这些佛像姿态各异。又是一片黑暗,这时手电光照见刚才康珠的榔头停放处,有一个直径约有十厘米的洞。康珠伸出左手,将整只胳膊都伸进了洞里。我感到她的手在洞里像是在拨什么,发出了响声。‘让他们递一块石头,’康珠对我说。
石头递上来了,我交给康珠,康珠把石头在石柱外皮擦了一下,只听得洞中响声如雷。她将石头递给我让我扔掉。我看见康珠又将左手伸入洞中,取出一个金灿灿的佛像。

她从怀里取一块蓝色的丝绸包好佛像,将佛像递给我,我赶忙将佛像装进怀里。这时康珠将珊瑚珠、珍珠、五谷等日波钦(宝贝)用哈达包好,放入洞里,
再将洞口关上。她有意将一节哈达掉在洞外,让众人看清楚,我们三人便下了石柱。康珠告诉众人,那石柱是水王的柱子,并让大伙在三年内都不要对外人谈到此事。”
似乎伏藏师更多地出现在康、安多这样的更具有蛮荒或壮丽的充满着奇幻色彩的土地上,而且在今天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当代宁玛派大成就者、创建著名的喇荣五明佛学院(位于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的法王晋美彭措就是一位伏藏大师。据许多资料介绍,他早在童年时就具备了开发伏藏的缘分和功能,那时候取出的许多金箧和佛像至今犹在;一九八零年,五明佛学院举行初十会供,法王晋美彭措忽然起身,手伸向空中,一个散发着彩色光芒的宝箧恰好落入他的掌内;一九八五年,在新龙县的一座神山上,他又以神变在岩石上留下明显手印,至今清晰可见,随后从岩石里取出莲师像和三个宝箧;一九八七年,在道孚县果吾神山顶的大岩石前,法王入根本慧定,据说听得“嚓”的一声,从岩石上落下一尊佛陀释迦牟尼像;一九九零年,法王在不丹朝拜了莲花生大士的各个修行闭关处的时候,开取了伏藏经《莲花生大师猛修仪轨》。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且均为许多人所亲见,而见者无不对佛法与法王生起极大信心。
注释:
【1】:《本教当代空行母卡西旺姆神奇的故事》,作者益西拉姆,原文发表于《雪域文化》杂志1992年春季号,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雍仲文化2019年6月27日。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