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所到之处,人们无一不给它以一明星般的待遇,就连走在路上,信念都会引来素不相识的路人的惊叹和掌声。
人们关注与欣赏的目光常常会一直伴随着它的身影,消失在街角的转弯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信念是一条用两条腿走路的狗。
话说2002年圣诞节的前一天,在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有一只名叫“公主”的狗生下了一窝小狗,其中有一只小狗只有两条健全的后腿和一条畸形的前腿。
面对这只残缺、瘦小、奄奄一息的小狗,就连狗妈妈都本能地觉得它无法存活,就把它压在自己的肚子底下,想窒息它。
幸好公主的主人姜妮和她的朋友鲁本及时赶到,把残疾的小狗从它妈妈的肚子底下抢救出来了,小狗被带到了鲁本家。
尽管所有见到这只小狗的人、包括宠物医院的医生,都建议鲁本对小狗实行人道的安乐死,以免小狗会遭受更大的痛苦,可是鲁本全家人都拒绝这样做。
从此,鲁本一家便担负起养育小狗的责任。
他们给小狗取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Faith”,也就是“信念”的意思。他们希望自己的信念能够改变小狗的命运,帮助小狗健康成长。
小狗信念长大了以后,鲁本的妈妈试着用花生酱吸引信念用两条后腿站立起来,再慢慢地教它迈步。经过无数次的努力,信念终于能够用两条后腿站立、行走,甚至跑和跳了。
现在这只只有六岁大的小狗用两条后腿行走,经常到医院去慰问病人,到学校和老人院给老人、孩子带去快乐。它还演过电影,多次上过电视,成了一个给人类带来激励与信念的榜样。
小狗信念的故事看上去很简单,一条残疾的狗为了生存,学会用仅有的两条后腿走路,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不是吗?
可是我觉得小狗信念看似简单的故事后面,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有网友曾经问道,不知道在狗的世界里是否有自暴自弃这个概念,但在大多数动物的精神世界里,唯一的目的恐怕就是生存了。
是的,无论动物、还是人,都有生存的意愿,都会在遭遇逆境的时候努力地想办法活下去。可是,很多时候如果没有来之旁人的包容、支持和鼓励,即使有信念,单凭一己之力,它又如何能改变命运呢?
从小狗信念联想到我们人类,我觉得在一个现代社会里激励残障人自强自立的信念是应该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替残障人谋福利、给残障人提供帮助、为残障人做实事的社会大环境。
这样的支持必须是持之以恒,而不能只是应时、应景,在逢年过节或者开残疾人运动会的时候,才会想到他们。
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所以残障人的总数也很多。
根据2009年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所发布的结果,中国各类残障人总数达到了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比20年的第一次调查增加了3132万人。
中国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006年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有残障儿童1170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3%。
最近这些年来,中国政府通过不同的渠道颁布了很多与残障人有关的法律和法案,关于保护残障儿童的法规也有很多。
问题的关键是要把这些法规落实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支持和鼓励,这是政府和公众的共同责任。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