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婴儿按摩与健康亲子依恋关系(文方)

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叫哈洛(H. Harlow),半个多世纪前他曾用一些猴子做了一个研究,现在已经成了心理学家研究儿童情绪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经典之作。这是一个什么研究呢?哈洛和他的助手们把一些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们从它们的妈妈身边分开,通过一个用铁丝做成的装有奶瓶的假猴妈妈来喂养它们。同时呢,哈洛还在这个铁丝妈妈旁边装了一个用软布做的猴妈妈,让小猴子有机会爬在上面睡觉。

0:00 / 0:00

当时人们根据常识都以为小猴子一定和有奶、能够满足它口腹之需的铁丝妈妈最亲,因为食物是动物的第一需要;人们还猜测说因为它和铁丝妈妈最亲,在小猴子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一定会把铁丝妈妈当成自己的保护。

与人们的看法相反,哈洛的研究发现,除了在饿的时候,小猴子会爬到铁丝妈妈身上吃奶以外,大部分时间小猴子都是和软布做的妈妈在一起。特别是在小猴子受到惊吓的时候,它一定会立刻跳到布妈妈身上、紧紧地抱住它,并且把头藏在布妈妈身后。

为什么小猴子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有奶便是娘”、和铁丝妈妈亲近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这是由于很多高等动物、包括我们人类,都具备的一种天性而造成的。100年来的进化过程淘汰了很多动物种群,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都是生而就有一些保护自己和同类的本能。其中一种本能是幼小的成员为了更好的生存,就必须寻找年长成员、特别是父母亲的保护,和它们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心理学家们称之为“依恋关系”。

这种亲子之间的依赖关系超出了喂养关系的范围,能够为弱小动物提供一种生存的安全感和保护,并且有利于它们有节制地探索周围世界,学习生存技能。我们经常看到小鸡四处觅食,但一旦遇到惊吓就躲到老母鸡的翅膀底下去,这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说,推而广之,人类儿童和父母亲的依恋关系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解释。那么这种寻求保护的本能和小猴子喜欢软布做的猴妈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寻求保护的本能要通过身体的接触和触觉的舒适程度来满足。

铁丝妈妈虽然能够为小猴子喂奶,却是又凉又硬,况且小猴子每天需要吃奶的时间毕竟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和铁丝妈妈相反,软布做的猴妈妈能够满足大多数时间里小 猴子对身体接触的需要,能够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让它在累了、或者害怕了的时候,及时得到安慰,难怪小猴子会对布妈妈这样依恋呢。

根据这个实验和以后对人类儿童的许多研究结果,医生和心理学家告诉父母亲们,每天和自己孩子有亲密到肌肤的接触,有着与良好的喂养相同、甚至是更重要的作 用。食物可以满足孩子身体生长的生理需要,而富有安全感的依恋关系则可以满足孩子的情感和社会需要。这对于人类这样一个社会性很强的种群来讲,实在是至关重要。

这就要说到我以前讲过的婴儿按摩的问题了。我们已经知道婴儿按摩通过刺激孩子的皮肤,进而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细胞,对孩子未来的学习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除 了对孩子智力方面的良好促进作用外,国外近年来对婴儿大量的研究还表明,婴儿按摩为孩子带来的舒适感、安全感、被爱护感,并提供了一个与父母亲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经 常被按摩、抚摸、和做婴儿体操的小婴儿,他们的食欲旺盛、睡眠有规律,醒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即使是哭了,也容易被哄好。他们的身高、体重等等生理指标和动作发展、语言发展等心理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内。等到了上学的年龄,和父母亲有健康依恋关系的孩子们较少体验很高的分离焦虑,能够很快地 适应新环境,和老师、同伴的关系也好。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些良好的发展全部归功于婴儿期的按摩,因为它毕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是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说,婴儿按摩能够通过促进亲子关系,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既然如此,年轻的父母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