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余杰:習近平的"天下情懷"就是禍害世界

2023.04.01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評論 | 余杰:習近平的"天下情懷"就是禍害世界 資料圖片:2023年3月21日,北京的一個購物區,一名男子觀看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聞畫面。
路透社圖片

“天下一家”是中國式法西斯謊言

二零二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國官媒新華社發表長文《習近平的天下情懷》,用春晚風格的宏大敘事歌頌"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文章以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的講話爲開頭:"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爲人類謀進步、爲世界謀大同的黨"。

習近平的霸氣和牛氣,早已有跡可循。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一日,還是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墨西哥會見華僑時說:“有些喫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二零一二年,習近平執掌大權之後,確實實行“三不”政策,卻另外輸出“天下帝國”意識形態,正如新華社報道所說:“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共同涵養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懷。”這篇報道將習近平的“天下情懷”總結爲四點:第一,胸懷天下,立己達人——“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第二,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志同道合是夥伴,求同存異也是夥伴”;第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爲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第四,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說:“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美好世界。”文章最後如此結束:“和衷共濟,和合共生;命運與共,世界大同。中國共產黨人的天下情懷,溫暖人心,鼓舞世界。”

此類表述,看似繁花似錦、冠冕堂皇,其實僞善空洞、吹彈可破,每個詞語的真實含義都是其表面意思的反面。比起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來,習近平時代的宣傳術更多使用古文和成語,以顯示習近平“有文化”,是帝制的傳承者,是“天命”之所在——即便其撰稿人使用的並不複雜的典故致使習近平讀稿時鬧出大笑話,比如將“寬農通商”的“農”字讀成“衣”字。習近平需要典故來掩飾其自卑,儘管這些典故的“能指”與“所指”早已脫節。於是,此類文章如同日本藝伎臉上厚厚的脂粉,一層層塗抹在習近平臉上。若剝去脂粉,如臺灣學者張登及的分析,“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其實很簡單:其目的是爲達成中國全面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創造外部條件;其途徑是“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其手段和平臺是“一帶一路”、“首腦外交”、“多邊外交”;其態度是“中國氣派”(自信)與“敢於鬥爭”;其保障是黨對外交的集中統一領導。

阿根廷歷史學家芬切爾斯坦在《法西斯謊言簡史》中指出:“法西斯殺死了政治,因爲它以謊言之名,讓政治成爲全部的謊言。”換言之,法西斯主義獨裁的歷史是建立在謊言之上的,被法西斯主義推舉爲現實的神話性想像永遠無法得到證實,因爲它是基於全面控制過去和現在的幻想。這也是中共文宣的本質。《習近平的天下情懷》的作者劉華、郝薇薇、楊依軍、王賓、王慧慧、許可等人,不是記者,而是戈培爾式的吹鼓手,是殺人不見血的刀筆吏。他們終將爲寫下此種奧威爾式的“新語”和“胡言亂語”而遺臭萬年。

中國就是天下,中國就是中國人的宗教

普丁爲習近平舉行的告別國宴結束後,習近平向普丁告別時說:“我們正在見證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我們應該一起推動它。”普丁回應說:“我同意”。兩名大獨裁者之間的這場言簡意賅、意味深長的對話,昭示着“冷戰”結束三十多年後,一場新的“寒戰”已經登場。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研究員舒爾曼指出,中國選擇跟因爲侵略烏克蘭而成爲全球公敵的俄國站在一起,並非愚蠢或飛蛾撲火,而是經過精心的盤算,兩國在反美和反西方上找到了共同的戰略目標:“中國領導層,尤其是習近平,認爲中國現在正在與美國進行長期的戰略競爭。這並不是突然發生的事情。中國領導人多年來一直認爲美國會努力遏制和打壓中國的崛起。習近平最近也這麼說過。因此俄羅斯在那場競爭和較量中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爲過。”對中國來說,一旦臺海危機爆發,俄羅斯可以減輕美國行動給中國帶來的脆弱性。一旦海上交通被切斷,俄羅斯是中國潛在的能源和糧食提供者,俄羅斯的核大國地位以及在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其他國際組織的作用,以及重塑全球敘事對中國都非常重要。所以,習近平無論如何都要挺普丁,並以此換取更多好處。

另一方面,從習近平訪俄時的趾高氣揚、普丁對其奉承諂媚的身體語言可看出,中國與俄國之間的強弱、上下位階已然轉換。二零一二年,習近平剛剛掌權時,第一個會見的外國領導人即爲普丁,他將普丁視爲學習和尊崇的榜樣,並當面、公開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這一態度。如今,俄羅斯淪爲中國的“小弟”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金融時報》援引一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來源說:“事件的邏輯決定了我們完全成爲中國的資源殖民地,我們的服務器將來自華爲。我們將成爲中國一切的主要供應商。他們將從西伯利亞獲得天然氣。到二零二三年底,人民幣將成爲我們的主要貿易貨幣。”

既然連昔日的“老大哥”俄羅斯都已淪爲中國的經濟殖民地,那麼整個地球成爲中國的殖民地亦指日可待。“東昇西降”、“東風壓倒西風”的說法早在一九九零年代末就在中國流行,而《當中國統治世界》之類的著作也在西方成了暢銷書,中國共產黨的宣傳機器與西方左派唱衰西方的“自我解構”奇特地彼此唱和。

然而,中國的“富起來”和“強起來”真的勢不可擋嗎?中國傳統文化(東方專制主義)與馬列主義(西方現代極權主義)所結合的怪胎,是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和治理模式?它又如何成爲可以“輸出”的超級精神病毒?作家蘇曉康嘲笑說,習近平去找普丁,要“扮演大國角色”,或稱“中國主導世界秩序”,他也厚顏無恥倡導“中國價值觀”,他開的這個國際玩笑,西方人是不懂的。因爲歷經鄧小平“開放”,中國腐敗升級,世風淪喪,權貴肆虐,黎民卑賤,誠爲中華文明破敗之極致,此際能向國際輸出的,唯有垃圾。

美國歐道明大學教授李少民,從習近平的偶像毛澤東開始,就對當代中國的變化做了全程見證,他直指,“習近平的策略,是想影響世界,把其他國家變成中國的模式,但並不是靠侵略,而是靠着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賄賂全世界”。現在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獨裁國家中國和俄羅斯抱團,美國則聯合歐洲、日本、臺灣這些民主國家,形成兩個集團的對抗。所以,習近平的“天下一家”,就是天下以習近平爲家長,他不僅要統治中國境內十四億人,還要統治全球六十億人。

美國學者譚若思更指出,新的共產中國仍是帝國,它是一個以劇場和假設撐起來的帝國,對內鐵腕,對外雄心萬丈。它的武器包括掩飾、欺騙和一種特殊的歷史感,可以用長遠角度看待中國利益和雄心。新中帝國的重要特點有三:其驅動力是上發令下聽話;自認爲真理的捍衛者;與其他強權達成的任何妥協都是權宜之計,而非真心接受中國與主權國家世界之間的道德同等性。中共高高在上、苦大仇深、報仇雪恨的世界觀已經灌輸給大多數中國人民,中國民衆當獨裁者爲父母,將西方視爲仇敵,將他國視爲藩屬國,“中國人的宗教可能就是中國本身”——中國由專制帝國轉型爲現代民族國家,難於上青天。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