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星期五表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作为中国政府高层中主管金融政策的高级官员,易纲星期五对《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胡舒立表示,中国经济总量上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此, 北京经济学者胡星斗教授表示,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什么值得欢呼的”:

“因为中国的GDP虽然超过了日本,但是GNP却没有超过日本,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其实中国还远远落后于日本。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也包括美国人、日本人在中国国土上的产值。但是由于日本它大量地在海外开工厂,所以对于这些国家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要远远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而中国却恰恰相反,因为中国在海外工厂非常少。也就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其实这其中也包括了日本人在中国国土上的产值。如果扣掉日本人、美国人等等在中国国土上的产值,其实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日本还是小很多。”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目前国际上通行使用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基本在媒体中已看不到。另一位北京经济学者、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段绍泽先生表示,中国这么一个13已人口的大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跟一个1.3亿人口的这个国家去比是没有可比性的。1.3亿人它这么多经济总量,13亿人也是这么多的经济总量。那一个日本的经济总量可能是中国的10倍呀。”

中国官方统计说,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1%。易纲对《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胡舒立表示,中国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可达9%以上。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9.5%以上。然而,中国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让广大百姓同时享受到“经济上的丰硕成果”, 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国富民穷”, 而不是常规状态下的“国富”产生顺理成章的是“民富”。 对此,胡教授表示:

“GDP虽然高,但是人均收入确是在世界上排名靠后。而且中国工人的工资和农民的收入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中国的GDP的水平很高并不能反映人民的富裕程度。确实应当叫做国富民穷。”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目前大约3700美元左右。有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年收入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158位,甚至低于32个非洲国家。胡教授以上所说将“工资倍增计划”是指近期被广泛讨论的五年内将普通工人工资翻一倍的设想内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草案之中。

不过,段绍泽表示, 要想让民与国同富但又,想给普通工人短时间内大幅涨工资,中国也可考虑以下三个间接办法 :

“整个国家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第二是能够给老百姓把义务教育延长到九年,这个由国家来负担,一方面可以相当于是给百姓增加收入,并且能够提高国民收支;第三点就是应该在医疗保障方面有更多的合约,因为现在很多的家庭一人生病,全家破产,因为有这种担忧,如果由国家保障的话,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很多钱就会改用来消费。”

上海复旦大学有学者近日表示, 中国现阶段还处在“原始财富”积累阶段。这一发展了几十年、目前还在进行的“原始财富”积累造就了“国富民穷”现象。 虽然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没有使普通百姓同步成比例地收益, 但政府则不然。有统计预计, 中国政府2010年的全年财政收入将高达8万亿元人民币,届时将使中国政府成为世界上第二富有的政府。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