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榜单到现实:2024年BBC全球百大女性榜单中的中国女权

2024年BBC“全球最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100位女性”榜单揭晓,两位中国女性入选——冯媛和苏敏。她们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变革,成为中国女性追求平等和独立的象征。这份榜单不仅反映了全球女性的韧性,也揭示了中国女权运动在政治高压中的发展与困境。

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揭晓2024年度全球最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100位女性名单(BBC 100 Women)。今年的入选者不仅涵盖不同国家和领域,还展现出非凡的毅力与韧性,为全球女性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在今年的名单中,既有在国际舞台上广受关注的知名人士,也有致力于推动变革的草根英雄。例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纳迪亚·穆拉德(Nadia Murad);而吉赛尔·佩利科特(Gisèle Pelicot)则作为性暴力幸存者,将目光聚焦在帮助更多性暴力受害者的活动中。

娱乐界也不乏代表,演员莎朗·斯通(Sharon Stone)和歌手雷伊(Raye)以其艺术成就和社会倡导而备受瞩目。此外,体育界同样熠熠生辉,奥运冠军丽贝卡·安德拉德(Rebeca Andrade)和艾莉森·菲利克斯(Allyson Felix)用自己的努力激励着全球女性追求健康与卓越。

今年的榜单特别关注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例如气候变化与人道主义危机。气候活动人士阿德尼克·奥拉多苏(Adenike Oladosu)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帮助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成为气候议题上的先锋女性代表。同时,作家克里斯蒂娜·里维拉·加尔萨(Cristina Rivera Garza)以及视觉艺术家翠西·艾敏(Tracey Emin)也通过文学与艺术的方式,探索并展现了女性的韧性与希望。

榜单背后的中国面孔

在今年的榜单中,冯媛和苏敏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成为中国女性追求平等与独立的缩影。

作为中国著名的女性权益倡导者,冯媛也是“平等北京”的创始人。该组织自201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法律改革、能力建设,并设立求助热线来打击性别暴力。冯媛长期支持中国的MeToo运动,帮助幸存者发声,同时为企业提供关于预防职场性骚扰的培训。

而苏敏的故事则更具个人色彩。以公路旅行者和社交媒体影响者身份走红的苏敏,在50岁时逃离了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婚姻,只身自驾开始了横跨中国的旅行。从2020年起,她已经走访了超过20个省份、100多座城市。她的经历甚至被改编成电影《出走的决心》,讲述了她如何通过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引领更多人重新审视传统的婚姻观和女性角色定位。

中国网红苏敏
中国网红苏敏 中国网红苏敏 (视频截图/百度百科)

高压下的行动与隐忍

公开资料显示,冯媛的职业生涯始于新闻领域。1986年至2006年期间,她担任记者,专注报道女性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她围绕女性和媒体、艾滋病防治、领导力培养以及青年赋权等问题,发起了多项非政府倡议。她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还通过出版物和国际活动扩展至全球。

“中国妇权”创办人张菁告诉本台,冯媛作为早期倡导女性权益的杰出代表,她及同期许许多多站在为女权抗争第一线的英雄值得表彰。

“冯媛是老一批的,她正式认同她自己女权身份可能是1995年世妇会上。那个时候还有很多跟她一起的人,比如郭建梅,不过她们都是体制内的那批人。”

女权与人权密不可分,但也常被与政治挂钩,而这一切议题均不为中国当局容忍。张菁认为,在中国倡导女性议题的最大障碍仍是政治环境。

“在中国一党专制的体制下,能够真正冒出来的人并不多见。因为当你有一定的影响力,或者在政府允许之外做了一件事情,很快就被打压了。”她说:“所以现在的女权只有做一些行为艺术,或者很隐晦说一些话,来表达不平等和对男权社会的愤怒。”

张菁说,冯媛代表的早期女权活动人士在政治开明的氛围下只能在中共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女性权益,但起码能够发出声音。而这一方式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运作。

冯媛早前在接受歪脑(WhyNot)专访时曾表示:“世妇会时并不是只有凯歌和玫瑰。带着玫瑰色的滤镜看,无法认识真实的历史,也无法认识真正的当下。”

而张菁认为,受限于中国的高压政治环境,冯媛在谈到中国女权发展时用语亦十分隐晦。“这一字一句你就知道她背后要说的很多意涵,这个‘当下’就是‘严厉的’,但她没有办法直截了当表达出来。所以她有她很多的考虑,很多的难处。”

当下与未来:中国女性的突破

尽管中国近年来在保护女性权益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涵盖法律保护、政策支持和社会倡导等方面,但现实仍面临法律实施和执行力度不足、职场性别歧视依然严重、性别暴力幸存者支持系统不完善等挑战。

作为妇女界代表的青海省前政协委员王瑞琴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政治高压无法得到变革,未来十年中国女权进程难以取得突破。

她说:“由于中国目前的这种全面倒退,习近平统治的这种对思想、自由言论的控制,可以想见女权以及与女权相关的话题在未来十年都不会有大的变化。这些话题和中国其他所有的话题一样,都会归于消沉,因为政府的严格控制,当然我们希望会有更好的突破。”

但王瑞琴认为,即使面临诸多限制,中国女性,尤其是受过充分教育的年轻女性,更应该积极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参与度,从而为女性的发声争取一席之地。

2024年度全球最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100位女性名单,不仅是对这些女性非凡成就的致敬,更旨在激励更多女性参与到改变世界的行动中来。它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多么复杂与困难,女性的力量都在不断突破局限。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