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友邦这家1919年在中国上海诞生的世界保险业巨头公司目前所遭遇的金融危机使其亚洲业务受到冲击。在香港保险市场占有举足轻重份额的友邦公司甚至出现1500多人退保的现象。不过,北京友邦保险业务代理人李林认为,美国友邦母公司目前深陷的财务危机不会引发中国退保问题:
“因为它本身是在国内的保险管制下面是独立的,但是子公司在营销的品牌方面会有很多的影响。”
记者:“总的来说影响大不大呢?”
李林:“会有一定持续的影响。但究竟多长时间就要看,退保的可能性不是那么明显。”
美国友邦公司1949年撤离中国,1992年恢复在华业务,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和深圳。友邦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保险牌照的外资独资公司,其它外资公司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务都是以合资合作的方式。上海友邦保险慧智保险工作室的周先生也认为,友邦在中国的业务基本上不会受到母公司的实质性影响:
“友邦保险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在亚洲,我们这边主要是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据我了解在中国投保的友邦保险客户的所有保费都运用在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中国的这些保费并没有参与到AIG的资金运用当中。”
美国友邦总资产超过万亿美元。虽然在全球范围130个国家雇用十几万员工,但友邦全球几乎一半的业务在亚洲。今年上半年,美国友邦在中国人寿保险业务共计获得39亿人民币的保费,是在华外资人寿公司中做得最大的。虽然如此,李林认为友邦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与中国国内公司,如中国人寿相比还是很小很小的比例:
“因为友邦在国内的市场主要是趋向几个城市,不是全国范围的。第二,这些城市里面的份额也不是占有绝对的地位,跟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比较可能就在前5名之内,但是它没有特别明显的市场份额上的优势。”
记者:“那现在的财务困境会削弱它在市场上的本来就不明显的不占优势的地位了?”
李林:“对,会是这样。”
友邦母公司的财务困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那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上海的周先生说:
“最坏的可能无非就是亏损实在太大的话,AIG 可能就是分开,友邦保险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公司了,我觉得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周先生表示,即便公司改名换姓,但中国的投保人在友邦的保单安全性并不会受到影响:
“我在友邦已经从业7年多了,到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我的客户因为AIG出现这样的事情而提出要退保。”
记者:“原因就是在中国的业务是和母公司独立分开的?”
周先生:“对,是独立的。而且中国的保险收益是以比较固定的为主,参与到投资的比重是非常少的。”
美国友邦公司目前之所以遭遇生死危机与其持有大量与次贷危机相关的保险合约有关。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