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在华外企乙肝歧视问题突出(图)

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近年来民间要求保障乙肝携带者平等就业权的呼声越来越大。最新调查显示,2008年初中国《就业促进法》明确禁止在就业方面歧视乙肝携带者之后,许多在华外资企业这方面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有详细报道

中国民间组织北京益仁平中心主要致力于健康教育、病人救助和消除社会歧视工作。该组织2008年底对在华90多家跨国公司的调查发现,80%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仍然违反中国法律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不强制进行这种检测的公司仍然很少,只有大约5%。 北京益仁平中心负责人陆军先生说:

“在就业领域针对于乙肝携带者的歧视状况是最为严重的。很多乙肝携带者因为乙肝携带的原因找不到工作,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比起来,对用人体检更为普遍。因为,一般外资企业在人力资源、福利等各方面投入比较多,带来的一个衍生物就是歧视现象也比较突出。我们注意到,外资企业在它们的总部所在国或者所在地区是没有乙肝歧视的,比如在美国、在欧洲、在台湾、在香港,都不存在对乙肝携带者的就业歧视问题。”

2007年中国另一个组织曾对在华跨国公司进行过类似的调查,当时有高达96%的跨国公司都对应聘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77%的公司明确宣称拒绝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陆军先生说:

“那次调查的90家企业里面,有42家明确地说拒绝录用乙肝携带者,比例占到44%。另外有38家虽然没有明确地说拒绝录用乙肝携带者,但是明确地说在入职的时候进行体检,体检必须要查乙肝,所以这两项加起来占到了84%。”

中国有乙肝携带者大约1.2亿。专家认为,乙肝病毒基本上通过体液传播,握手等一般接触不会传染。最近一两年,中国多次出台法律法规,禁止劳动就业体检时查乙肝病毒,也禁止企业以求职者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理由不予录用。陆军先生表示,目前跨国公司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行为走向荫蔽化:

“明确宣称是要查乙肝的减少了12个百分点,那年是96%。明目张胆地直接歧视是减少了。但是,它明明是要在体检中查乙肝,但又不明确地告诉你说不录取乙肝携带者,这种情况增加了将近一倍。很多企业的歧视变得更加隐蔽了,规避了法律风险,并且也使得乙肝携带者在反歧视维权的时候难度增加了。”

中国媒体报道引用2007年一个调查结果说,在中国的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都进行强制性的乙肝病毒检测。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大公司在本国或世界其它地区没有这样的歧视性行为,到中国后就入乡随俗,可能是效仿中国企业的普遍做法。执教于美国爵硕大学商业管理学院的谢田博士说:

“中国以前的一些公司也好、当兵也好、入学也好,很多都要做体检,甚至于犯人送入劳教所之前都会做一些体检,决定接不接收。这实际上是中国的传统,一般西方国家招聘之前是没有体检这一说的。”

陆军先生表示:

“法律的变化,政策的变化,这些措施看起来确实是起到了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歧视更加隐蔽,隐性歧视更多。要从根本上遏制乙肝携带者受到的就业歧视,必须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第一个是要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另外就是卫生部门也要从技术上对于歧视的源头加以阻断。也就是说,要对于体检机构、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加以约束,保护乙肝携带者的个人隐私。”

分析人士注意到,除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外,中国劳动就业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以及跟宗教信仰有关的歧视都相当普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