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卓家村3组,水源遭倾倒的数千吨泥状白色化工废渣污染,不仅不能饮用,村民生活用水也受到威胁。20多村民用井水洗澡后得了奇怪的皮肤病,连1岁的幼儿也不例外。四川新闻网报道说,卓家村3组的山坳里从5月份以来不知从什么工厂运来数千吨化工原料废渣,8月中旬当地井水发现受到污染,污染水导致村民不能正常生活,很多人洗澡后皮肤出现异常症兆。本台记者接通了仁寿县龙正镇人民政府的电话了解情况。
记者:"你们下面有个村子叫卓家村?"
仁寿县龙正镇人民政府的电话:"是。"
记者:"此村三组的村民在洗澡的时候发现皮肤痒,皮肤出现了问题。"
仁寿县龙正镇人民政府的电话:"是,在这组里。"
记者:"是有一个化工厂的废渣堆在附近吗?"
仁寿县龙正镇人民政府的电话:“是,据我所知,我们政府也积极的在帮村民们,因为这必定关系到村民的健康问题。然后,政府也在积极的跟那些企业,调查原因并来协调。”
仁寿县龙正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值班的于小姐说,目前调查发现,龙正镇卓家村3组大约5亩多面积的土地里堆积了数千吨以上不知名的白色泥状化工原料废弃渣,堆积厚度约20多米。在距堆积物50米的范围内有多口饮水井,是2007年四川推行饮水安全工程时打的50至70米的深井。目前,镇政府正在调查是谁堆放了这些化工废渣。于小姐表示,当地市、县政府很重视这一污染事件,已经给卓家村送去了合格的饮用水。
四川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就此表示,仁寿县龙正镇卓家村的化工废渣污染事件表明,随着中国沿海一些污染化工企业向内陆地区迁移,内陆各地政府应该加强监管,不应该放低环保标准。
“应该冷静分析外来企业。外来的企业可能就谈得天花乱坠,什么企业的技术是国际先进啊,中国先进啊等等这些。一点要甄别。所以当地政府对此一定要咨询一下。技术方面、环境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判别他们说这方面话的真假程度。在杜绝迁移到当地后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隐患。”
杨欣认为,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引进化工企业时,不应该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造成对当地水源和环境的污染。
“作为现在发达地区的话,它在淘汰一些高耗能、化工等那些污染标准达不到当地要求的都在从一个发达地区向欠发达的地区转移。在接受从发达地区搬迁过来的企业的时候,当然一定要注意你要从本地发展的角度着想。你迁来的企业是不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还是属于技术比较落后的?或可能是即将被淘汰的?那么即将被淘汰的企业,在环保措施方面肯定就不是那么重视。而且安全隐患问题就相对比较多。”
杨欣还建议,中国的内陆地区各级政府在引进沿海企业时,应该进行环境评估,并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
“特别是化工企业,技术比较落后的话,安全隐患比较多。那么就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这种企业对当地政府来说一定要分辨出来,不要带来隐患。所以当地老百姓也应该有这种知情权。作为这种企业来开发,对我们的环境会产生什么样影响?因为当地的老百姓是当地的主人,他们要在这地方长期的生活下去。所以,引进的企业一定要看它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杨欣还表示希望,四川省环保部门能够对仁寿县卓家村的化工废料污染事件展开调查,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处理污染物,避免水源及环境继续受到污染。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