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转载:实拍军事博物馆播放的中国国防宣传片(YouTube网/记者心语)
日本防卫省的知库首次公布分析中国军事动向的《中国安全报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国家利益扩大,扩大海洋权益和海上资源运输线,是中国增强军力的原因;中国不仅在领土,在太空和海洋权益也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报告并说,日本自卫队和中国解放军在防卫方面欠缺交流,政府间相互信赖不足,难以排除发生摩擦的可能。这是日本首次针对单一国家发表报告。
《中国安全报告》以去年发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中国渔船冲撞事件”为背景,总结认为中国的海洋军事力量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日本和日美安保体系构成了威胁。报告中写道:中国不仅在领土问题上,在宇宙空间和海洋权益方面也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因此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为了确保贸易航路和海洋权益,中国海军正将“远洋训练”常态化,中国军队还多次在南海就战斗机空中加油展开训练,力图确保其空中优势。
对此,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宇硕向本台分析表示:“现在日本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比较强硬,也愿意相当大幅度的增加军费,在这样的背景底下,国防官僚提出的很多报告比较针对中国是可以预期的,首先我们看到日本政府是早有这个打算,在军费方面有相当的增加,包括了更多的费用购买潜艇,增加空军的力量等等,这些已经是计划中的,所以你要支持这样的计划,当然要有充足的理论去支持。”
报告担心中日两国政府和军队之间还没有建立一种联络体制,防卫方面的交流也欠缺,政府之间的相互信赖更是不足,这会让这一种摩擦发生的危险性增大。报告要求两国建立不受政治关系所左右的防务交流和危机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报告强调,“希望中国认识到东亚各国感到忧虑这一事实,并为减轻各国忧虑采取具体行动。”
香港《成报》星期五的社评表示,日本这次公布中国军事动向报告,有理由相信是为了转移视线,转移国际对其军事扩张的关注。社评又说,中国有限的军事力量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对此,台湾亚太防务杂志总编辑郑继文向本台表示:“日本和中国有钓鱼岛、东海方面领土或者临近海域的一些矛盾,在南海方面也有一些领海、岛礁、领土不同的认知。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军事自然而然就对周遭国家带来比较大的威胁和压力。”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威胁论已经被许多西方国家接受,2005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说过,“中国武力不只威胁到台湾,还威胁到美国,以及亚洲其他把中国当作商业伙伴的国家。根本没有国家威胁中国,让人想不透为什么中国要快速增加军事武力的投资?”而此观点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讨论,很多学者敦促中国把精力放在政治经济改革上。同样的质疑,美国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也表达过,她指中国明明没有面对外界威胁,但却部署弹道导弹、潜艇和新一代战机并不合理。
上个月底中国发布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汉和防务评论》主编平可夫认为,有关军费如何使用、军队结构为何等基本问题,白皮书未详加说明。平可夫说,白皮书至今已公布七次,但内容却没有提升。他建议解放军应向美日等国学习如何撰写国防白皮书。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