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新书《漂泊者》发行签字仪式(组图)

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举办她的长篇小说《漂泊者》发行签字仪式,并接受了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专访。

0:00 / 0:00
图片: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新书《漂泊者》发行签字仪式(记者何平摄)
图片: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新书《漂泊者》发行签字仪式(记者何平摄)

旅美华人作家李翊云女士自2005年以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先后赢得爱尔兰的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美国笔会海明威奖、怀丁作家奖和英国的《卫报》新人奖,并于2007年被英国著名文学杂志《格兰塔》评为美国杰出青年小说家。今年2月18号,李翊云女士在华盛顿出席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漂泊者》的发行签字仪式。《漂泊者》以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小镇为背景,集中多个人物的曲折经历,描写了普通人在经历重大社会变革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的脆弱和勇气。李翊云女士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时,首先介绍了新书《漂泊者》的创作背景:

图片: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记者何平摄)
图片: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记者何平摄)

“我就是想写一下1979年,因为1979年就是文革之后,从文革遗留下来了很多问题,所以我就写了这么一个小镇,最开始是一个政治犯被枪决了。我的兴趣是在写城市各种各样的人,有老人有小孩,各种人对这个事情都有不同的反映、不同的想法。”

李翊云女士表示,虽然长篇小说《漂泊者》是以近30年前的故事为背景,但是她希望作品能够从人性的角度,对当今的读者产生影响:

“这个故事在中国或者在任何国社会都可能发生。政治背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一旦发生了,一定的政治背景人们的反映总是有点相同的。反正我以前的编辑就说,你写的书很重要,并不是因为你写的是中国历史,而写的是人的本性的善和恶。所以,回顾和反思,如果你忘记了历史,历史很快就会重演了。读者如果能够想到这只是人性的一部分,是共同的,我觉得就可以了。”

图片: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新书《漂泊者》发行签字仪式(记者何平摄)
图片:旅美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新书《漂泊者》发行签字仪式(记者何平摄)

旅美女作家李翊云毕业于北京大学,1996年赴美学习生物学,两年后开始用英文写作。2005年她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连续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并被搬上了电影屏幕。李翊云女士认为,美国的文化环境为她的写作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她就所获得的奖项对她创作的影响表示,:

“得奖就会有更多的人注意你,是个挺好的事情。但是我写东西的时候,并不想得奖的事情。所以我要写什么东西,我自己是知道的。因为有很多很好的作家也没有得过奖,他们也还是很好的作家。我觉得得奖是个很高兴的意外的事情,对于写作影响不是很大。”

李翊云女士认为,不应当以中文或英文语言来划分读者群体,她希望以作品中的人物去接近、感染读者,反映当代中国社会:

“对我来讲,写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不管是中国读者,美国读者还是西方读者,读者觉得我讲的是真实的人。读书是要放开思路,不要很快下了结论,凡事三思。我觉得人性的一个方面就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下结论。关键我觉得还是人怎么样反映这个开放的社会。”

李翊云女士还介绍说,她目前与先生和两个孩子生活在旧金山湾区。她的下一部短篇小说集已接近完成,目前正在构思第二部长篇小说。这两部作品都取材于当代中国社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记者何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