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家反对社会救助机构设艾滋隔离室

海南省民政部门告诉中国媒体,海南省救助管理站准备设立隔离室,增加预防艾滋病,肺病等传染病的防护措施。中国民间艾滋病防治教育专家万延海先生认为,对艾滋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违法中国法律,会增加对艾滋病人的社会歧视。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与万延海先生就此进行的对谈。

0:00 / 0:00

记者:“万延海先生海南省的救助管理站准备设立隔离室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这个措施是不是违反中国的相关的法律? 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万延海先生:“这个行为显然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首先一点咱们国家因为救助站不是一个警方的或者是司法部门的监管场所。它仅仅是一个社会救助机构。它的人流量很,大人来人往的。那么它确实存在一个公共健康的问题,比如说肺结核病的控制。另外一方面在这样的社会底层的流浪人当中可能出现一些艾滋病的病人。这也是正常的。比方说任何群体中都有艾滋病人,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就是在社会救助的层面它通常都是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他可能会有一些精神疾病的人、也有可能有一些吸毒成瘾的人、还有一些街头流浪的人。他们这些人可能在个人的行为方面会缺乏这种安全保护意识,或者因为经济上的困难;也可能在性行为方面、毒品方面保护自己的健康不是很好。在这种社会救助站里面注意到艾滋病病人的存在,我觉得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比如在企事业单位,各种各样的单位里面比较注意这个问题,这都是应该的。”

记者:“这个是不是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误解? 还是怎么样?”

万延海先生:“它可能还是基于一种恐惧。那么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对于疾病的可能的恐惧,不太熟悉艾滋病这种传播的途径;那么另外一个方面政府的救助站条件比较差,人员也比较拥挤。那么这个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改善设施让大家在居住在比较卫生的环境里。”

记者:“就是改善卫生条件。艾滋病的传播的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那么在救助管理站里它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是怎么样的?”

万延海先生:“救助站里面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空间很拥挤,不同性别的人混居在一起或者是同性别的人混居在一起,出现性行为这些可能也会有。 那么这种情况它完全可以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比如在人员很拥挤的环境下,需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控制,结核病的检查,一般性的常规的卫生工作做好。不过关注艾滋病的话,还需要提供消毒的设施比如说洗涤液、漂白粉。如果有一些人身体的排泄液、呕吐、伤口的出血啊,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清洁的工作来处理。不需要把艾滋病作为特殊的问题隔离出去。”

记者:“那么海南省救助管理站为艾滋病人设立隔离室这个措施,这个它违反了中国那些法律呢?”

万延海先生:“它为艾滋病人设立隔离室,它就要为艾滋病人进行强行的艾滋病检查。救助站的人为艾滋病人进行强行的检查,这本身是违反法律的,因为艾滋病条例规定中国的艾滋病检测的政策是自愿检测。如果他当事人不同意的话,你是不能对他强行检测。一个人他如果有艾滋病的话,你不能把他的情况告诉其他人。卫生人员可以知道,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知道。救助站的管理人员知道一个人的艾滋病人的感染情况,这本身就是违法的。”

记者:“海南省救助管理站它是政府的机构,它设立这样的艾滋病隔离室会给民众观念上带来什么影响呢?”

万延海先生:“它这个影响基本上来讲它把艾滋病给另类化了,公众会觉得很恐惧。如果救助站里面有一些艾滋病的关怀项目,比如说有一些教育项目,对救助站的人员进行艾滋病的防治教育,这个可能是很需要的。另外一方面按照卫生的法规提供一些清洁的物品或者提供一些性的安全物品,这个可能也是需要的。因为救助站从广义上讲是公共场所,它人流量很大,这个可能是需要的。如果有一些生病的人,那么救助站可以跟医疗机构一起合作为病人提供救助。但是在来到救助站进行全面的艾滋病检查这个是违反了相关的法律。”

记者:“海南省救助管理站它是一个政府措施,政府行为,它如果设立这样的隔离室的话,它对社会观念、对民众观念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万延海先生:“对民众会有些恐慌,而且会导致救助站的被发现的这些病人很难被接纳。担心就是说它不仅仅是隔离的问题,救助站一旦发现救助对象有艾滋病的时候,很多人会被赶出去。从救助站里赶走。”

记者:“那么它这个隔离室不也就没有意义吗?”

万延海先生:“对,是这样的。我觉得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相协调还是比较薄弱。艾滋病条例已经颁发了这么多年,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一些基本的艾滋病教育还是缺乏的。”

记者:“还有中国的媒体对这个事情也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报道。《海南国际旅游导商报》它5月27号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报道。它报道的题目是:艾滋患者潜入救助站,民政部门呼吁设立隔离室。这样的报道您觉得对艾滋病患者也有歧视,也是不妥当的是吧?”

万延海先生:“对,是这样的。整体上讲对艾滋病人它有一个公民化的,非常恐怖的。其实就是说今天这个社会艾滋病作为一个常见的这种传染性疾病已经在人类社会广泛的蔓延。这个疾病现在也有很多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这个疾病也没有过去那么凶险。所以病人应该受到更多的社会更多的尊重和接纳。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当中生活,同时个人他应该注意疾病的自我护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另外一方面,公共机构应该做好为病人服务的这样一个准备。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各个部门都做好为病人服务的准备,其实有疾病的人他会主动的告诉社会服务机构他有疾病。如果这个社会歧视很严重,那么把病人当作另类相看的话,那么这个就比较困难。”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与中国民间艾滋病防治教育专家万延海先生谈中国海南设立艾滋病人隔离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