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政府举办音乐会“卢沟晓月 ” 纪念七七抗战七十五周年(图,视频)

在台湾,军方为纪念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的七十五周年,在星期二和星期三两天举办音乐会「卢沟晓月」。

0:00 / 0:00

下载视频Opens in new window ]

发生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八年对日抗战的序幕。今年适逢七七事变七十五周年纪念。国防部特别筹划了音乐会和情境歌舞剧,纪念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国防部指出,国军是抗战的主力,八年抗战期间,国军奋勇作战,捍卫国家人民,历经二十二场会战、一千一百多次大型战役、三万八千多次小型战斗,两百多位国军将领壮烈殉国,伤亡官兵高达两百二十二万多人。堪称为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民族御侮圣战,是一段不容被遗忘的历史。

国防部强调,认识历史、维护历史,是每一位国民爱国的表现。这次“卢沟晓月”音乐会就是要透过悠扬的乐章,重现抗战时期激昂澎湃的爱国热忱。

节目顾问、资深音乐家黄莹说,这场音乐会分上下半场,上半场以抗日历史为主题。以历史性的抗战歌曲,见证抗战历史,让音乐来说话。下半场以国民政府迁台六十年为主干,见证国军保卫台湾的卓越表现。

黄莹也谈到国、共两党抗战歌曲的差异。他说,当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创作的抗战歌曲,最大的差异在于共产党的抗战歌曲民粹性比较强,例如“黄河大合唱”、“ 朱大嫂送鸡蛋”等等。而国民党方面创作的抗战歌曲,文艺性比较强,例如“旗正飘飘”、“抗敌歌”等等,比较面向全民,没有阶级性。

担纲演出的国防部示范乐队成员,大半是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在加入军乐队前,他们多半对抗战歌曲一无所知。吹奏单簧管的柳瑾宜,被问道对抗战歌曲的感受,她用年轻人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回答:“很热血”。吹法国号的黄翊婷则说,抗战歌曲中,诸如“旗正飘飘”、“卢沟晓月”等曲子,都让人很感动。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李潼台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