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中国2009年销售汽车1360多万辆,同比增长约4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促进汽车销售额增长的因素包括政府的刺激措施、个人购买力的增长和部分年轻人追求汽车的时尚。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纽约时报》星期三的一篇报道说,“中国汽车销售额的增长有力地表明中国是个富于动力的经济体,也表明了 13亿人口中部分人收入的增长。”这篇报道援引底特律汽车制造业中国集团总裁威尔的话说,预计中国的汽车销售额将继续增长,从而制造一个让美国难以逾越的差距。

美国博尔州立大学经济学家郑竹园表示,中国政府的汽车下乡政策以及部分人群中追求小轿车的社会风气导致了汽车销售额的增长,但是要预测2010年汽车销售额是否大幅增长为时尚早:
"第一个就是汽车下乡,旧车换新车;第二个就是社会的风气。因为现在的中国社会没有车给人家看不起。一定要有车,有房子。这是个社会风气的问题。不一定就是说大家都富裕起来了。收入是增加了,但是我看今年就未必。去年是特殊的情形,今年就未必说还能够保持有一年有一千多万辆的汽车。现在大陆已经有1.8 亿的汽车,已经有两亿多人开汽车,再增加象去年的速度,我看是不大可能。"

郑教授说,中国汽车制造业劳动力的相对低廉是销售业绩好的另一个因素:

“去年有一个统计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GM)一辆汽车它的工资到达80多块钱一个钟头,加上各种福利这些东西。那日本车是40块钱,中国车大概20块钱都不要。那GM在这里破产,在中国它卖得很好哦。现在几十家工厂啊,哈哈,主要就是工人便宜呀,人工便宜呀。”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家徐滇庆表示,在中国,内需不旺和部分人购买力很强的情况同时并存;部分人旺盛的购买力扩大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容量”:

“我们都知道,从2008年以后呢,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公司呢连续停产最多四个多月,停车场摆满了,汽子卖不动。GM呢之所以没有破产,它的报告说得很清楚,它就是因为还有一个上海的分支(branch)。那么,上海生产Buick根据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上的文章就介绍说:‘GM只有一个地方它可以全天候的开工。这就是在上海。’即使这样生产出来的别克车呢,还不是你马上付了款就能提货,还要在排名登记单(waiting list)等上几个礼拜。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市场实在太好了。中国它确实处在一个经济起飞的阶段。整体来看,中国呢国内消费是不够旺盛的,可是呢中国贫富差距太大,沿海地区确实有相当一个居民的群体,他不仅富了而且有很强的购买力。所以在全球汽车业都不景气、都减产的情况下,中国逆势而上。原来人们都估计可能要到2015年中国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家,没想到2009年就达到了。”

不难看出,目前销售业绩最好的汽车大都不是中国自创自主的品牌。两位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作预测的时候表示,他们不怀疑中国将来有能力造出好车。徐教授说:

“现在中国已经有了民族品牌车,也开始做大飞机了。它能不能够把民族品牌汽车做得好呢,不用问,先看电脑。电脑现在在中国是笔记本电脑(laptop)的第一大生产国。而且出口的电脑呢相当的好了。为什么?IBM,你想一想99%的工人、工程师、技术员都是中国人。他天天做,做做,做上十年之后,他会不会做了?他回过头来做中国的货,他一样可以做下去,可以做得很好。”

郑教授说,日本人50年代也不大会造汽车,是拿来主义让日本汽车工业后来居上。他说,中国的汽车工业水平迟早会上去。他注意到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电动车。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