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发课公司缴税期限本周三届满。艾未未工作室人员表示,已经将筹得的845万元存入北京税局户口,并获发收据,随后当局已经接纳艾未未上诉的申请。
发课公司人员,包括税务师杜延林等人周三早上到地税局和当局签订合同,办妥纳税担保手续。
杜延林之后向本台表示:“我们觉得我们一直按照法律规定来走程序,尽量抓住机会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因为这个案子还没有结束,我们前期的整个过程大家都有一个评价,我们一直也都在维护法律,在前期审理过程中,官方有好多违反程序的地方,这个大家都看到,我们希望下一步税务局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公平公正的审理此案。”
税务机关周二称必须将这笔款转入指定的帐户,否则就要让警方介入处理。艾未未表示,他是担心公司同事的安全,所以最后做出让步。
艾未未周三在网上表示:我这样做要告诉整个社会和政府,没人可以用法律来作为报复手段,来摧毁一个具有不同想法的人。不能用肮脏的伎俩,来打压一个自由表达的艺术家。假如一个国家使用假的法律来使人闭嘴,这个国家没有未来。美学上,道义上,你已经输了。你可以赢得战役,因为你有权力,但你会输掉战争。
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周三再度发文抨击艾未未,一篇署名单仁平的评论标题:“艾未未们”被淘汰是社会潮流。
文章开头称艾未未近日连同网民开展的“借钱还税”活动参与人数三万人并不多,并举例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光新浪微博就有一个亿。
评论还表示,“真正的民意是压不住的。30年来,‘艾未未们’一拨拨冒头,然后陨落,中国崛起却逆着他们的预言不断成形。他们被从这个大进程中淘汰,才是真正的社会潮流。”
文章并指艾未未如果没有国外势力鼎力支持,艾未未什么也不是。
评论结尾说:“不知道那3万个借钱给艾未未的人有多少来自中国境内和境外。希望其中的中国人都确实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追随一个煽情的口号。”
除了官方媒体的口诛笔伐,近日更有多位人士因长期声援艾未未被喝茶,包括维权人士胡佳丶作家王小山,及多名维权律师等,本台记者致电王小山查询。
记者:你最近有因为艾未未的事情被请喝茶吗?
王小山:对,就是聊一聊,基本上也没有说太多,也就警告一下这样。
资深媒体人北风就此事向本台表示:“这个捐款活动扩大到两万人以上的话, 我想面临一个不可控的东西,就是说当局会警惕处理有任何不妥的话,或者太超乎常理的话,会触发这些债权人的反弹,也毫无疑问他们会顾忌这个问题,如果他们对付一两个人他们绝对信心满满,可以处置得了,但是面对这么大一个群体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慎重行事,这就是我想他们为什么会被喝茶,为什么要提前打招呼的原因。”
香港《明报》星期三标题为《打压艾未未两败俱伤 需悬崖勒马回归法制》的社评表示:“与中国人民逾13亿比较,即使有数万人借钱给艾未未,肯定仍然是绝少、绝少数,不过,在官方全面封锁下,仍然有这些人冒着被追究风险,借钱给艾未未,意图‘保护’他,这股勇气所折射为公义而与公权力对抗的精神,不容忽视。至于‘艾未未偷税的事实’,迄今未见当局公布什么文件证据,有的只是新华社报道的说法。”
社评表示,“若当局仍然以黑箱作业方式处理此事,艾未未只能蒙眼绑手面对行政覆议,则他的‘罪名’,将不会使人信服,而此案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法治形象,恐要付出巨大代价。”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