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新一轮钓鱼台主权问题引起各界关注之时,日本共同社周一发布中日就携手开发东海油田达成共识的消息,并披露协议内容包括共同开发日方所主张的中日中间线内的中方海侧,以及日方将注资“春晓”等中方已经独资开发的油田,分享利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一周二两天对东海开发问题是否与日方达成共识的追问没有否认,只是称将在适当的时候会对外发表相关协议。与此同时强调共同开发并不影响中方不承认中间线的一贯立场。
大陆学者郭泉认为中方目前模棱两可的答复,有技巧的逃避了在新一轮钓鱼台争议中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共到目前为止只是在言论上表示钓鱼岛是中国的,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中共和日本又签订了这样一种(涉及)中间线的共同开发协议,但是非常巧妙,中共没有事先透露这个消息,而是日本政府发出这样的声音,协议的文本在日本的新闻里面有。而中共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表示签订过这个协议,这种方式令我们这些愤青就没办法发作。”
与此同时,大陆的民间保钓人士将于周三下午前往日本驻华使馆门口抗议,此次行动已得到大陆官方批准,参加者之一童增周二告诉记者:“明天下午的抗议是通过申请和批准,规定我们人数在十五人之内吧。(日本共同社发布了消息说中日就东海油田达成协议,你觉得这对保钓来说会否是不利影响?)这个我们也关注到了,但毕竟是日本媒体报道,我们有保钓人士也问了外交部,他们答复说以外交部发言为准,以双方政府签订的文件为准。东海问题是相当敏感的,我想中国政府和外交部在这个问题上也会比较谨慎,搞得不好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我想政府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签协议的时候会充分注意民意。”
香港媒体评论认为如日本共同社报道属实,将被视为是中方在敏感的东海问题上的重大让步,牵连东海范围内的钓鱼台主权争议。苹果日报评论员文章写道,中日双方最大分歧在于专属经济区的划界,而主权之争一向牵制了经济合作的谈判,如暂时搁置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势必对中国政坛和中日关系造成冲击。而明报的评论员文章批评大陆在此次台湾渔船被撞沉的问题上显得无为。
香港民间保钓人士周二早上飞往台湾,准备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最终在没有船家愿意租船的情况下暂时搁置这一计划,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成员,立法会议员何俊仁认为海峡两岸政府都应该立刻采取外交行动,就钓鱼台主权问题与日方开启谈判:“我相信应该马上要求日本谈判,如何交还钓鱼台的管制权,事情很简单。如果中国方面还逃避这个问题,台湾只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可能中国方面就会觉得外交上也是不妥当的。无论如何,海峡两岸应该对这个问题共同一致,要求日本马上处理这个问题,不能长期占有这个地方。”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