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市看守所向社会开放

北京市的12个看守所日前向社会开放,接待人大代表等的参观。 下面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北京市朝阳、通州、海淀、丰台等12个看守所星期二向社会开放,10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分别走进12个看守所参观。官方新华社报道说,这标志着北京市全市的看守所已全部开放。开放处所包括:接待大厅、收押室、提讯室、会见室、图书室、电教室、监室、医务室、食堂等设施。对此,北京的律师李方平表示,他希望北京市看守所的这一措施能够向全国推广:

“长期以来看守所是中国最封闭的场所,可以这样讲就说一个犯罪嫌疑人进去看守所的话,他几乎是与外界是完全封闭的,除非他的亲属委托了律师,而且律师要通过特别的手续比如说现在在公安阶段的话,根据老的《刑事诉讼法》都要通过公安机关的批准才能进去会见。很多时候你的会见甚至还有预审的人在旁边监视。因此,如果说存在一些刑讯逼供的事情的话,如果律师不能及时的见到的话可能原先受伤的情况可能就会愈合,到时候你要投诉的话都是比较难以解决。”

报道说,北京通州公安分局为防止在押人员在看守所出现刑讯逼供的情况,特别增设了由6名民警组成的提讯岗位,负责将在押人员提解到提讯室,接受办案民警的讯问,并对讯问进行全程监督。此外,在押人员去法院庭审时,进出监所还将进行两次体检,确保其在押期间没有受到伤害。李方平律师说,要减少警方刑讯逼供,看守所应该接受社会监督:

“比如说从议会或者中国的话可以从人大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就是对监所进行随时性了解、监督的一些机构,这种机构的话应该是半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各种参与,而且应该是独立的,独立于政府直接归属于人大。如果建立这样的监所监察机构的话或许对大幅消除刑讯逼供或者说里面的这种虐待,牢头狱霸的这种情况的话,我觉得能够起到一些比较大的遏制的作用。”

新华社的报道还说,北京通州看守所在监区全面实行了医疗社会化管理,由区卫生局派业务人员驻进看守所,核编为正科级建制。看守所医务室购置了先进的化验、诊疗、急救等设备。新疆乌鲁木齐的律师张元欣认为,改善看守所的条件当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对看守所进行体制性的改革:

“最主要的恐怕还是要振兴我们的制度性的建设,包括我们讲的看守所方面的归属管理,现在当然还是归公安部管。那么,在理论界或者实践当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觉得作为公安机关或者侦查机关的话,看守所还是它管。但是两方面,但是难免不了它有利害关系在里面,利益关系在里面,有没有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恶性事故发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这种的躲猫猫事件,所以我们想以后的话有没有可能把这个看守所转交司法部来管理。这样的话两家机关它首先在大的层面上有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过程。”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