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度将记入档案 大学生诚信守则惹争议(图)

中国教育部有关当代大学生诚信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即将完成,一个文言文的《大学生诚信守则》以及大学生诚信网络评价系统率先披露。今后大学生的诚信度将通过网络软件来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教育部的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工作实施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历时三年,将在今年9月全部结题,上报教育部。西南大学日前首次披露的古诗体《大学生诚信守则》和全新的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也是这个重点课题研究的内容。这个《大学生诚信守则》开篇说“言行当至诚,立世信为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外部诈于人,内不欺于己……”全文为五言诗体,共16句,前后押韵,朗朗上口。报道说,中共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张国镛表示,这个《大学生诚信守则》是征求意见稿,只待修改细节后,上报教育部,在向全国推广。

有关的诚信考核系统还将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计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大学生的诚信度将通过网络软件,根据大学生日常行为来评判,并与大学生的档案一起伴随其一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岳刚德认为,对诚信进行量化评判很困难。

“我们觉得就是用一个比较量化的东西来处理这其实还是一种行政上的自上而下的,便于他们在管理上的一个方便来处理的。实际上这在操作中是很难进行的。不论是他们现在想进行什么对这个诚信来进行一个课题研究,还是包括前一段时间他们所搞的一个大学的质量评估等等都是属于这样的一场运动或者是一场闹剧而已。实际上是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的。”

报道引述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张国镛的话说,根据这次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今后中国大学生的诚信度将由一个专门的电脑软件来记录、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诚信度考核包括:“日常消费行为、思想政治学习、专业课程学习、求职应聘经历和人际交往等五个方面,都将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详细录入电脑。”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也将作为大学生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而计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对此,岳刚德教授认为,谈恋爱是个人的隐私,公民的隐私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西南大学用“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作为衡量评判大学生诚信的一个标准,有点荒唐。

“作为一个道德的范畴,它本身就很难量化,用量化这样一种方法,或者说唯一地来作为一种标准来处理的话,其实,可能会带来很多的一个问题。你比如说,大学生在谈恋爱的时候,那么这中间其实也是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在这之前他们没有谈过恋爱,他(她)又没有什么经验。一旦在最后毕业以后不能走在一起,不论是谁提出分手,对另外一方来说,他都有可能作为一个依据,作为一个什么评判依据?就是说也可能按照他们这样一个量化的话,就是说负对方其中的感情,这其实是很可笑的事情。”

贵州贵阳的时事分析人士曾宁说,把大学生谈恋爱作为评判大学生诚信度的因素之一,并记入档案伴随一生,很离谱。

“因为这个诚信它应该说不是属于一个可以量化的这样一个技术问题的这样一个范畴。因为诚信更多的应该是属于一种个人的主观修养的一种范畴的东西。既然是人的思想理念、人的内心里面的一种更多的具有主观色彩的这样一种认知、观念,这样的一种形态。我想你怎么能把它进行一种具体的量化呢?它毕竟不是一个涉及什么技术指标的这样一个问题嘛。”

曾宁认为,缺乏诚信在中国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仅依靠对大学生进行规范评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现在的这样一种不正常的、不健康的这样一种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把中国人和整个中国社会之间的这种关系完全搞得非常混乱不堪了。由于这种不健康和不正常的这种社会和体制的存在的话呢,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变得不正常和不健康了。我想的话,这个也就是现行的不健康的、不正常的这种体制是造成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这种道德和诚信危机的根源。”

报道还说,今后用人单位招聘,可以根据这样的大学生诚信记录和评分来权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