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地震灾区村民过冬问题

八月三十号 攀枝花会理发生6点一级地震后,余震不断,灾区村民面临过冬难题。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八月三十号,四川省攀枝花市与凉山自治州之间发生六点一级地震,之后余震一直不断,地震专家表示,攀枝花会理地震不是汶川的余震,而是新区发生的新的地震事件,以后还有发生5-6级余震的可能。由于地震发生在8月底,受灾群众过冬问题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住所,二是御寒的衣被。记者接通了地震重灾区的攀枝花仁和区大龙潭乡村民林先生的电话,向他了解灾区村民的生活状况:

记者:"你家的房子怎么样啊?"
林先生:"我们家里的房子通过这次地震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记者:"现在能住在家里面吗?"
林先生:"现在我们在学校里面。"

记者:"吃啊、生活怎么办呢?"
林先生:"生活就和当地的老师随便用一点就是了。"

记者:"现在还不能回去住,是要检查这个房屋是吗?"
林先生:"现在还不能回去。"

大龙潭乡村民林先生说,他们村子里有很多村民的房子已经倒塌:

记者:"你们村民目前吃、水、住有困难吗?"
林先生:"吃和水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住暂时还没有把房子修好,以后再说。"

记者:"老百姓对抗震救灾有什么看法吗?"
林先生:"绝大多数对这次抗震救灾、政府和一些武警部队表示非常满意、感谢。"

林先生说,受灾群众过冬问题主要是住所问题,很多房屋已经无法修复,要在冬天之前重建已经没有时间:

林先生:“以后过冬的时候,可能房子还没有修好,暂时大家都住在帐篷里面。”

记者:"现在有帐篷吗?"
林先生:"有帐篷。"

记者:"是政府给的?"
林先生:"是,不过还缺一点。"

记者:"有的家的房子是不是要推倒重来?"
林先生:"就是,就是。有许许多多都要这样。"

记者:"就是房子根本就不能住了?"
林先生:"对。"

记者:"这些房子是建板房呢,还是怎么样过冬?"
林先生:"暂时还没有确定。"

记者又接通了攀枝花民政局副局长章先生的电话,他表示,马上天气就转凉了,所以受灾群众的过冬问题,在时间上对他们的压力很大。

章先生:“农村有部分农民房屋倒塌,也有部分群众的房屋严重受损。”

记者:"现在他们住在帐篷里面?他们目前的情况?"
章先生:"凡是房屋倒塌和严重危房的,也就是说可能给群众带来危险的,我们政府都采取紧急安置的策略,都安排在这样搭建的帐篷里的。"

记者:"他们的吃、喝的水都有供应吗?"
章先生:"都没有问题。政府当然一方面主张群众自救。另一方面,凡是群众有……,政府予以解决粮、水的问题。"

章先生说,从住所的解决来说,他们将首先要抓紧恢复重建,对于没有条件或者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他们将采取帐篷的方式,特别是调用一些棉帐篷支援灾区,可能有一部分群众要在帐篷里过冬:

“板房,我们主要的话,如果个别群众因为地质或者什么原因还不能及时建造的,需要的话去板房。这个板房还有一个需要,就是农村的学校、教学楼或者教师的住宿楼,像这种人员集中的地方。那么,我们为了恢复学生上课,我们是需要板房的。”

章先生说,他们将建设一些板房,并鼓励灾民投亲靠友,特别是动用一些社区和农村的公用房子腾出来,让受灾群众居住。通过这三个途径,受灾群众过冬住所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