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学者分析了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社会现状。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研究学院院长任格瑞(Richard Rigby)说,澳大利亚的四个主要贸易夥伴是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亚洲安全事务的两个热点,一个是朝鲜半岛,一个是台湾海峡。澳大利亚在东亚并没有跟中国的竞争关系,但还是比较关注南中国海。2007年11月以来,中国至少投入1600亿美元获取澳大利亚资源。但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人权纪录,27年来都没有当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主席。
主持讨论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院长安德鲁•麦金泰尔(Andrew MacIntyre) 说,以前澳大利亚人没想到这些,只是觉得跟中国有好的经济关系。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澳大利亚的传递中,中国安全局的人员突然介入火炬传递,使澳洲人很震惊。
安德鲁•麦金泰尔:“以前澳大利亚人并没有,现在看中国有一种担心,普通澳大利亚人担心,中国有可能使用强制手段。其他国家也从其他事情上有类似的经历。”
针对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和中国记者的问题,为什么美国要对台湾出售武器,为什么美国总是挑中国的刺儿?
哥伦比亚大学黎安友教授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委婉的分析,人们并不相信中共政权。他说,美国外交政策的调子是“其他人可以相信我们,我们的主导地位不会威胁任何人。” 而中国也在说,中国是和平崛起,但是大家互不相信。美国人和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要怀疑美国,尤其是中共这个政权,总以为美国是要推翻它,以为对台湾军售是针对北京。他说,北京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应是疯狂的,认为是美国一手操办,用以削弱中共统治。
黎安友说,中共中央控制着国家安全系统,鼓励他们为了安全使用什么手段都可以。因此这个庞大的体系,熟练的软硬兼施,造成中国大量的人权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共是绝对不希望有什么力量来制衡的。它同时授权给地方上的党委书记,用任何手段发展经济,控制社会骚乱,控制人口增长。於是地方党委书记把权力给当地警察、妇联、法院和媒体。不同的党委书记做法也不同,有人注意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平和的达到了工作目标。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夺取土地,压制民众不满,就会采用武力镇压。
黎安友表示,1989年,中国学生和市民的民主运动,就是因为民众对中共官员腐败和物价飞涨不满。21年后,中共领导人现在比外界更清楚,当今的腐败和物价飞涨可能引起的问题。 现场听众说,中国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暴光腐败,体现了民主的希望。
但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白杰明(Geremie Barme)认为,那只是极少数的个别案例。中国人如果能够在公开的场合,听到不同的意见,也就是有公开的讨论,那中国就会变得更好。
参加讨论的还有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教授曾小平(Madeleine Zelin)和朝鲜问题专家查尔斯•阿姆斯特朗(Charles Armstrong)等。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紫荆发自纽约的报道。